中國江蘇網訊 聽老輩人講,從前南京城郊春季廟會幾乎一天不歇。東郊有蔣王廟廟會、麒麟門廟會、仙鶴門廟會。南郊有花神廟廟會、鐵心橋廟會。河西有上新河廟會、雙閘廟會。城北有天妃宮廟會、邁皋橋廟會。江北有泰山廟會等等。據《南京民俗志》,舊時農歷四月前后(合陽歷約五一勞動節(jié)期間),南京城幾處東岳會(廟會)熱鬧非凡。
東岳會,紀念東岳大帝圣誕。東岳大帝,道教神名。中國古代流行“五行”學,而有“五岳”之說。其中,東岳泰山為五岳之首。古人認為,泰山是“峻極之地”,是人與天相通的神地,對其極為崇拜敬畏。帝王登基,必先到泰山封禪告天。傳說泰山神名叫圓常龍,常服青袍,戴蒼碧冠,佩東陽印,統(tǒng)領百神,乘馭青龍(按五行說,東方為木,色青,主生),主治生死及人生貴賤,為冥府眾鬼之主帥,形象威猛,權勢顯赫,道教和民間習稱為“東岳大帝”。農歷三月二十八為東岳圣誕。明清之時,城北神策門外、城南通濟門外雙橋門之東岳廟,每年陰歷三月二十八至四月初二,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以禳災祈福。到時皇宮貴族都要到廟里上供,舉行祭祀儀式,伴以雜耍、玩具、秋千亭閣、飲食、物資交流,一應俱全。而城北十廟(今北極閣山下保泰街一帶)前之東岳廟,也于陰歷三四月間舉行。每一次會,各有名稱,如:“天寶”“天福”之類,領其事者稱會首。凡會所在鄉(xiāng)里人,鮮衣麗服,隨會往來,俗稱“會襯”。
南京解放后,祭祀活動停止,變成了物資交流大會,也有放電影、演唱等文藝活動。隨著城市的發(fā)展變遷,東岳廟早已不復存在,東岳會成了老輩南京人的記憶。王愛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