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館為全國優(yōu)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江蘇省及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徐州市發(fā)掘、保護、陳列、收藏和研究歷史文物的綜合性博物館。始建于1959年4月,1960年8月正式開館,其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1956年江蘇徐州漢畫像石保管組,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二級博物館,2014年4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20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20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一級博物館?,F(xiàn)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陳列面積6500平方米。
徐州博物館歷經(jīng)2010年改擴建工程、2018年展陳提升改造工程,建成由西漢采石場遺址、土山東漢彭城王墓、清乾隆行宮和陳列樓四部分組成,集國保、省保和市保單位及文物展覽于一體,以漢文化為鮮明特色的考古遺址和博物館展示區(qū)。
徐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藏品體系完整,凸顯徐州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僅代表本地區(qū)的藝術水準,更有不少還代表國內(nèi)的最高水平。主要有陶瓷器、陶俑、玉石器、金銀器、銅鐵器、璽印、書畫、雜項等門類。館藏文物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及當代藝術品,內(nèi)涵豐富。其中以新石器時代、漢代和明代文物最為豐富突出。又尤以漢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陳列體系。館藏文物主體除書畫外,絕大多數(shù)為古遺址或古墓葬科學發(fā)掘出土,時代明確,來源清楚。
藏品介紹
跽坐甲胄俑
頭戴風字形盔,盔檐垂至雙肩,僅露出面部,頭盔形制與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鐵胄相同。
彩繪漆陶鈁
陶胎,通體髹褐漆。鈁蓋以朱漆繪繁密云氣紋,肩頸以朱、黃漆繪三角紋,三角內(nèi)繪卷云紋等,端莊華麗。
“食官監(jiān)”玉枕
這件玉枕出土于獅子山楚王墓內(nèi)的一座陪葬墓中,因該墓出土有一枚方形銅印,印文為“食官監(jiān)印”,而取名為“食官監(jiān)”玉枕。玉枕呈板凳狀。由枕足、枕板、獸頭飾三部分構成。
銅弩機
1994年簸箕山宛朐侯墓出土該弩機上部有廓,廓面中間有箭槽,側(cè)面前、后各有一橫穿孔,以鍵將懸刀、望山、牙、鉤心等貫穿。前鍵為木質(zhì),后鍵鐵質(zhì),鉤心和懸刀因銹蝕粘結。原木臂已失,廓上留有朽木的痕跡。廓面、望山及懸刀上有錯金卷云紋飾。
徐州博物館主樓基本陳列包括“古彭千秋”、“大漢氣象”、“天工漢玉”、“漢家煙火”、“俑秀凝華”、“金戈鐵馬”、“鄧永清收藏書畫展”七大單元,展出各類文物珍品五千余件,全面地展示了徐州豐富璀璨的歷史文化。西漢采石場遺址展示了部分采石坑。土山東漢彭城王墓內(nèi)展示了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和彭城王墓出土文物。乾隆行宮陳列著“乾隆與徐州史料展”、歷代碑刻等。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徐州博物館大力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近年來,以“譜漢風新韻,講徐州故事”為主題,不斷在國內(nèi)舉辦巡回展覽,還先后在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英國、德國等國家舉辦漢代文物精品展,進一步提升了徐州漢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來源:徐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