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街道建成4000平方米兒童“關愛之家”
蘇報訊(記者 王可 通訊員 鄭思遠)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首次將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納入法律保護,提出委托照護未成年人的法定要求,將監(jiān)護缺失未成年人納入保護范圍,要求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層面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姑蘇區(qū)平江街道兒童“關愛之家”以文化傳承為主線,以紅色基因傳習為特色,以“個體-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為載體搭建“五位一體”兒童保護平臺,厚植兒童的家國情懷,傳承優(yōu)秀歷史文化,關懷困境兒童。
兒童“關愛之家”怎么建、建在哪里,都有講究。今年5月,平江街道開展兒童“關愛之家”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多方調研考察,選定新湘苑社區(qū)作為建設主陣地。新湘苑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室內面積800平方米,擁有服務大廳、會議廳、舞蹈室、乒乓球室、籃球場等專業(yè)性場地,是一處集辦公、服務、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場所。黨群服務中心周圍學校林立,住宅樓成片區(qū)規(guī)劃,各類資源十分豐富,符合兒童“關愛之家”因地制宜、安全健康、就近便利的選址原則。
今年7月,平江街道兒童“關愛之家”正式投入使用,設置專門的管理委員會,設主任、副主任和成員,充分發(fā)揮街道、社區(qū)等力量。在規(guī)范運營制度的基礎上設置入戶調研需求小組、個性定制服務小組和多方位幫扶小組,掌握各類兒童家庭的需求,開展針對性服務。小?。ɑ┦且晃粴埣矁和改鸽x異的他跟著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平時上班忙碌,照顧小俊的重擔就落在了年邁的奶奶身上。平江街道兒童“關愛之家”入戶調研需求小組在走訪過程中,充分了解了小俊一家的需求,并由幫扶小組聯(lián)絡志愿者為小俊提供學習和生活上的服務。
不止如此,平江街道兒童“關愛之家”還開展“大國情懷篇”“小家和諧篇”“關愛護童篇”三個特色品牌服務:在小家和諧篇中引入家長課堂、生命教育、老少共融、親子活動等加強對家庭的親子教育;在大國情懷篇以古今雙線開展傳統(tǒng)文化傳承教育,開展古代蘇州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家風家訓等課程講座。同時,依托現(xiàn)有的社區(qū)黨員活動陣地打造“童子論今”微課堂,定期開展主題活動和科普教育,邀請優(yōu)秀黨員、退役軍人代表、勞動模范為小朋友上“開學第一課”;關愛護童篇則以護童聯(lián)盟、心理健康、學業(yè)幫扶、政策保障四個部分對兒童的身心健康、職業(yè)發(fā)展和興趣培養(yǎng)等方面開展專業(yè)的幫扶引導。
截至目前,該街道兒童“關愛之家”已對近百戶困境兒童及其家庭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并為迫切等級高的10戶家庭開展個案服務。下一步,該街道還將聯(lián)合婦聯(lián)、團委、文明辦等多個條線,整合面向兒童的“個體-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服務資源,搭建“五位一體”兒童保護平臺。同時,用好平江古巷文化旅游資源,打造紅色游學線路和平江小小志愿團,把大國、小家與關愛串聯(lián)。
標簽: 為近百戶困境兒童家庭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