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駐張家港記者 楊溢 陳夢嬌)“最近我們埭上的幾個路燈不亮了,麻煩你們?nèi)タ纯?rdquo;“我們組里的小河里有不少漂浮物,希望趕緊處理”……近日,在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新閘村“新杏庭院”,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暢所欲言,村干部們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收集意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新閘村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利用村民屋前空地,打造集“紅心漂流瓶”“銀杏樹下話黨史”等功能于一體的庭院陣地——“新杏庭院”。
“每天,新閘村網(wǎng)格員和黨員志愿者都會來到‘新杏庭院’,與村民們進行交流,并在周三將‘紅心漂流瓶’里的‘百姓心聲’收集回來,分類整理后在工作例會上進行討論。”新閘村村干部高萌說,對討論決定后的整改計劃,會邀請村民進行監(jiān)督。
下一步,新閘村將以“新杏庭院”為樣板,在村內(nèi)11個埭組開設庭院陣地,及時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架起群眾與村干部之間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