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蘇報訊(記者 肖辛 通訊員 鎮(zhèn)城)“之前這里很多路燈不亮,到了晚上道路昏暗。在反映問題之后,路燈維修和加裝工作很快完成了,大伙兒夜間出門更加安全、方便。”提起最近的一次城市照明設施治理提升行動,在蘇州高新區(qū)鎮(zhèn)湖繡館街開繡莊的陳女士說道。
鎮(zhèn)湖繡館街因中國刺繡藝術館坐落于此而得名,街道兩側建筑粉墻黛瓦,保留著蘇派建筑風格,沿街刺繡工坊林立,是蘇繡文化藝術氣息濃厚的特色街區(qū),也是八方游客心儀的“網(wǎng)紅打卡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上個月一些市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夜晚不再像以前那般明亮了:由于建成時間早,繡館街及周邊幾條巷道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原有的路燈經(jīng)過長期風吹雨淋,部分線路老化、損壞,路燈“罷工”情況時有發(fā)生,給周邊百姓夜間出行,特別是經(jīng)常加夜班的附近工坊繡娘下班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從6月下旬起,鎮(zhèn)湖街道城管委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廣納諫、聽意見”活動,城管隊員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將情況反映到了蘇州高新區(qū)城管局維護處,雙方共同推進治理,迅速溝通協(xié)調作業(yè)單位實地踏勘,詳細制定施工方案,落實解決繡館街及周邊背街小巷的照明問題。
一連幾天都是高溫天氣,工程技術人員頂著炎炎烈日開展維修作業(yè)。最終,29套雅致的庭院式路燈、116只燈管順利完成維修,正常亮起,周邊巷道也增設了一批新路燈,進一步為周邊居民及繡娘點亮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