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棍節(jié)”到全民參與的消費狂歡日,從最初的27個商家到現(xiàn)在來自全球各地的29萬個品牌,互聯(lián)網電商一路高歌猛進,其規(guī)模與影響力不斷擴大,連續(xù)創(chuàng)造了13年“神話”。然而,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平臺補貼活動走向日?;?,低價早已不再是“雙十一”的特殊優(yōu)勢,個別商品假借“降價”之名暗行“漲價”之實的現(xiàn)象讓消費者生厭。
近日,有不少網友發(fā)現(xiàn)天貓(包括貓享自營)在售的手機在悄然漲價,來自山東的沈女士就是其中一員。沈女士原本打算在天貓旗下的貓享自營店里購買OPPO Reno8,為此她早早將心儀許久的手機放進了購物車中,沒想到居然趁機看了一出令人啞然的“好戲”。
10月16日時,該款手機售價為2099元。10月18號該款手機價格改為2069元,降價了30元。當時,沈女士暗自慶幸,認為再等幾天價格肯定還會繼續(xù)下跌,“雙十一”購入是最劃算的時機。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天,也就是10月19日,同個平臺同款型號的手機價格居然漲到了2469元,等到10月24日“雙十一”預售開啟這天,價格有所回降,用完平臺提供的優(yōu)惠券后為2299元。雖然比前幾天的價格要便宜一點,但仍比10月18日的價格仍然貴了230塊錢。沈女士表示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先漲后降”的消費陷阱屢禁不止,就是一些商家抱著僥幸心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鋌而走險。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遇到這類現(xiàn)象時,一定不要選擇吃啞巴虧,而要及時為執(zhí)法部門提供線索。
標簽: 雙十一手機價格出現(xiàn)先漲再降現(xiàn)象 再遇先漲后降 雙十一部分手機價格先漲價再降價 雙十一先漲后降玩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