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音樂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耳機成為了很多人必備的一個物件,無論是在運動時候佩戴的TWS(真無線耳機),或者是出門步行所佩戴的有線耳機,或者是需要更大空間的大耳,除了TWS擺脫了線材的需求,其他耳機的組成都有兩個大部分,一個部分是耳機的腔體,另一個則是耳機的線材。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前腔,殊不知耳機的線材對整個耳機的聲音都有較大的影響。
【資料圖】
目前主流的耳機所用的線材總類主要為3種:1.銅線,2.銀線,3.金線。提到線材就要提到金屬的導電性,“銀、銅、金、鋁、鎳、鋼鐵、鉛”是金屬導電性的排行,不難得出為什么耳機線材料的選擇方向。
1.?銅線:
銅線又可以通過純度以及是否為單晶,分為兩種,
OFC(無氧銅):指的是純度大于99.95%,氧的含量不大于0.003%,雜質總含量不大于0.05%的銅。
OCC(單晶銅):本質來說是一種高純度無氧銅,代表大野連續(xù)鑄造法(Ohno Continue Casting)[1]。這是由日本千葉理工學院的大野教授(Atsumi Ohno)所發(fā)明的技術,藉由特殊設計的冶金熱模(heated mold),以超高溫度連續(xù)鑄造,可以大幅度拉長金屬結晶,而且縮小金屬結晶之間的縫隙其整根銅桿僅由一個晶粒組成,不存在晶粒之間產生的“晶界”(“晶界”會對通過的信號產生反射和折射,造成信號失真和衰減),因此由較高的成本。
銅線的銅純度通過“N”來劃分,比如4N OFC就是純度為99.99%純度的無氧銅,7N OCC就是純度為99.99999%的單晶銅。
銅線注重的是低頻的提升,整體平衡飽滿,聲場開擴大氣,提升音樂的氛圍感;隨著純度的提高,傳輸損耗越小,音質也相對越好;OFC的高頻雖然還是無法與金銀相媲美,但也達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而OCC在保有銅的平穩(wěn)扎實的基礎外,也有銀線的細膩、順滑和飄逸,整體細膩純凈!
2.?銀線
銀線具有先天的物理優(yōu)勢,有著相對來說最低的電阻率,最高的導電率,化學屬性也相對的更加穩(wěn)定,不易氧化,不僅可以帶來更長的壽命還可以帶來更好的傳輸效率和穩(wěn)定性,因此銀線相對來說更加的貴。
銀線電阻小,在訊號傳輸過程中,注重中高頻的提升,會對音頻訊號以及音色帶來不少的影響。聽感上有著較強的解析力,細節(jié)更加豐富,良好的高頻延伸,聲音細膩通透,層次感更加鮮明,聲音也更加的溫柔,并且更潤,給人耳朵一亮的感覺。
3.?金線
金線無論的導電率低于銅線,但造假遠遠高于銅線,并不適合單獨做線。
4.?混編&鍍層
混編&鍍層指的是許多一根耳機線使用多種的線材,鍍層指的是在原本的線材基礎上鍍上別的金屬。一般主流的混編&鍍層有銅銀混編&鍍層,這樣子既可以解決純銀線造假問題,也可以緩解銅線所帶不來的高頻細節(jié),可以讓沉重的銅線充滿活力,不僅如此還有鍍金、金銀混編或者銅銀合金線等,這也是金線的主要用途,借助銀線或者銅線的優(yōu)勢,音色更圓潤,高音有穿透力卻不刺耳,縱向聲場寬廣,力量感強,更有韻味。
混編在帶來更豐富聲音的同時也有相對應的難題,為什么說這種多金屬絲混絞的線呢,,不同材質電流傳輸速度不同,純銀最快,金和銅相對較慢,在同一股里不同材質傳輸速度不同就會帶來速度差,導致混響,細節(jié)模糊、瞬態(tài)特性變差。
當然這里不能絕對,不同材質混絞在一起的,需要在結構上做出巧妙的安排。結合線材傳輸的集膚效應、相位差等不同特點,利用不同材質的傳輸特點,是可以達到1+1大于2的效果的。而如果只是那種簡單的三種材質絞合在一起,剛好適得其反??傊绻麅r格差不多的兩款線,材質、規(guī)格相同的情況下,買絞合更合理的線,比這些沒有結構設計,亂七八糟絞在一起的線音質更好,同時材料的選用也會直接導致耳機線材的軟硬程度,越硬的耳機線所產生的集膚效應越大,聲音也就會越渾濁。
5、注
線基對于聲音的表現不是絕對的,非常好的銅線或者銀線也會有著超出常理的表現,就像dita的那條kondo純銀線,聲音就十分的溫柔,中頻和低頻的表現也十分出色,同時好的好的單晶銅高頻細節(jié)也一點不會少,但此類線材的價格十分的昂貴,或者一些特例,總的來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二)線材的制造工藝對聲音的影響
除了耳機線的材質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對于可以耳機線所帶來的聲音有直接的影響,那就是線材的內部結構,以及制造的工藝。
1.線材的結構對聲音的影響
線材是把線按一定方式或密度互相絞在一起,以此降低自身信號干擾,而獨特的編織結構能夠抵銷部分磁場的振動,防止外界對電磁波干擾,所以不同的結構理論上也會對聲音產生影響。
現在主流的litz結構,降低了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減少高頻中的交流損耗,包括了利茲type1-6等不同等級,type1是最基礎款,低端耳機線里最常見,好點的用type2,type4如圖所示:
還有一種主流為屏蔽結構“同軸(Coaxial)”,正如其字面所示?中心導體和外部導體在結構上位于同一中心線,或稱“軸線(Axis)”。在整條同軸線中,電脈沖信號是在中心導體和外部導體之間的部分進行傳播的。屏蔽效能,所指的是屏蔽層對于各類干擾信號的相應抵御能力。在同軸線中,外部導體在屏蔽功能上同時起到兩個作用:一是防止外部干擾信號的侵入,二是防止內部信號外泄進而干擾到近旁設備。屏蔽效能以dB作為計量單位,數值越高表明屏蔽能力越強。底部表格所列為不同類型屏蔽層所對應的屏蔽效能。
2.?線材長度,股數以及直徑對聲音的影響
由R=ρL/S?[3]可知線材所帶來的電阻除了本身材料所帶來的影響以外還由線材的長度,線材的直徑息息相關,同時線材的直徑是由線材本身的股數,和每一股的直徑相關,單股線芯越多越能通過結構避免一些傳輸弊端(比如單股芯越多,集膚效應越?。?,反而多股線達不到這種效果。
相同線基下,隨診股數增加粗細增加,聲音走向不變,但聲場,動態(tài),和密度會提升明顯,是類似增益一樣的聽感,同時隨著芯數的上升線材會更軟,康拉扯能力和壽命會更長,但是相比來說聲音會更散,導致聲音缺少力度和凝聚力,
3.?抗氧化涂層
防氧化涂層,也即是導體鍍漆包,不僅能防止線材變綠,還能起到絕緣,降低肌膚效應的效果。,litz結構就必須要有抗氧化涂層。
4.?屏蔽層
對于大多數耳塞來說,單元阻抗低,電磁干擾無法直接聽到,所以對耳塞來說電磁屏蔽并不重要,但單元自帶接地端的大耳除外。
電磁干擾對前端的影響特別明顯,尤其是模擬類的信號輸出最明顯,收到干擾會有音頻噪聲,最終通過耳機產生很大噪聲,因此屏蔽層更多使用在輸入端線材和耳放內線中使用。
5、線芯的涂層和材質
線芯外的涂層和材質也是用來解決集膚效應的,就像萬隆的藍鰭線材中間的纖芯為一條粗的單晶銅,外邊是細的鍍銀線。
1.?耳機的編織手法
不同的耳機線材編織所帶來的耳機線材的美觀程度,柔軟程度,甚至對聲音,都會有很大的區(qū)別,同時不同股數的耳機線所適合的編織方法也有較大的差異,合適的編織手法才會帶來最好的舒適度,在相同聲音下,肯定佩戴約舒服越好,同時柔軟的線材能夠一定程度的降低集膚效應,能夠獲得相對來說更純凈的聲音,主要的編織手法有一下這幾種。
1.雙線編織:
通常耳機都用3-4線或者以上,雙線編織是用來做一些短的信號線用的比如RCA--RCA線,長的信號線需要用屏蔽網。
紐絞
把2根線紐絞成麻花狀,盡量使用較平衡的力量,否則做完后線會有較大的弧度,具體方法是右手捏住2根線并保持他們平行分開,左手間隔3cm左右旋轉線,對于粗線和硬線來說,這是個力氣活...整根線紐絞完之后可以檢查一下絞距是不是一致,可以在局部地區(qū)調整,結果就如右圖一樣:
2.三線編織: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編法,是女生都會編的織法,非常簡單。
網織
實際上3根線還體現不出“網”的樣子,要更多線才明顯,不過因為方法一樣,也叫它網織吧。首先把線的一段用熱縮管固定,這樣比較方便。
3.四線編織:
大部分玩家稱下邊的織法為十字編織,四線編織對于這種1.1mm的粗線實在是有點為難了,但只要手比較巧的,其實并不難。注意線的方向一定是對角線的,上左掰到到下右,下右掰到上左,左上掰到右下,右下掰到左上...很繞吧,反正如果反了就編不出來...試試就知道了。
4.莫名織法:
這張織法叫不上名字,每個廠家所設計的都有差異,但是卻比前三者都要好看,當然織法也是最難的,筆者嘗試將其用在耳塞的線材上,但是纖細的線材似乎不適合采用該織法進行編織,顯得有些怪異,其更適合在對錄線及頭戴耳機,或者電源線。
該織法的下能夠透出一股雍擁華貴,就像花梨木那樣婀娜多姿。不像檀香紫檀那樣暗沉,牛毛與金星雖珍貴卻經不起歲月洗禮;沉香價格泡沫,炒作價值大于實際價值,其色其理與黃花梨不能相媲美。
無論是是哪一種編法都有其用武之地,比如雙絞線編法便適合四芯耳機線。而三線編織則適用面比較廣,涵蓋了耳塞線,耳機線,對錄線,電源線等等,不僅編法簡易無難度,而且外觀還算過得去。而十字編織法截面偏圓,適合采用多股線芯但要收窄設計的耳塞線。而最后的莫名編法則更適合線徑較大的線材使用了,特別是編織電源線時采用,能夠達到外觀的極致。
編織的手法對于聲音的表現,聲音的穩(wěn)定作用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電流流過線基會在線的附近產生微弱的磁場,磁場相互作用會產生容抗,此時合理的編制方式會讓容抗相互抵消,類同于網線中的雙絞線原理,但是雙絞線由于傳輸的頻率有所不同所以雙絞線的互絞密度又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耳機線材的編織上面除去了美觀和舒適程度對聲音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三金件的選用以及焊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金件的組成:插頭,分線器,插針。
插頭:插頭主流的有“3.5,4.4,2.5,6.35”相對于大眾所購買的大部分的耳機,甚至是電腦包括手機主流的插孔都是3.5的,不用質疑的是3.5是目前最為方便的一種插頭,但是便攜的代價就是聲音,6.35主要是應用在大耳上,相當于3.5的升級版,可以獲得更大的驅動力去驅動阻抗更大的耳機,因為大耳的振膜等遠大于小耳,所以對于前端電流的需求就更大,故而倘若
給小耳使用6.35的線材可以不,可以,但是因為過大的驅動力,會導致聲音變得很粗,所以一切都要看耳機本體再挑選,也不是驅動力越大越好。
無論是6.35還是3.5相比于4.4,2.5為非平衡端口。平衡線即4.4和2.5是目前耳機最理想的音頻傳輸線,他傳輸的同樣是模擬音頻信號,但構造和傳輸原理不同,非平衡線每條都是單芯傳遞信號,屏蔽層兼做“地線”;平衡線則是每條都是雙芯傳遞信號,另外一條芯獨立做地線,與屏蔽層分開工作,這樣可以使傳輸損失降到最低,而且有效消除外開的各種干擾,獲得更純凈高保真的聲音,除此之外還能獲得更大的電流去驅動耳機,可以使耳機的表現力獲得很大的提升;
同時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因為6.35本質上就是3.5的升級版,所以當你想給耳機獲得更大的驅動力時可以直接購買6.35的頭,直接插在3.5上面即可,但是4.4和2.5作為平衡線,內部的結構與3.5,6.35的都有差距所以倘若只是想插平衡口而直接3.5轉平衡的話,可能會讓你的前端燒了,而2.5轉4.4就可以,兩者都為平衡結構,注:平衡可以轉為單端。
同時插頭的材質不同也會帶來不同的聲音體驗,原理類似于線材材質,舉幾個例子:(1)純銅鍍金:聲音發(fā)散性較大中低頻相對松散,三頻厚度相對厚實統(tǒng)一,整體為寬松,線條感不明顯,量略微減少。(2)銅鍍銠:高頻亮度相對于銅鍍金略微高一點,線條感比銅鍍金略好,中頻略瘦,低頻質感變化不明顯,量略微減少。(3)OFC鍍金:中頻最厚實,結相最大,線條感最明顯,低頻緊致,力度比較明顯,橫向聲場收縮,高頻厚度偏細,亮度比銅鍍金略高但延升較少。
插針:如今可以大致分為四種種插針1、出場就固定的2、0.78插針3、mcxx插針4、0.78或mcxx的衍生,倘若你要給你的耳機換線,而你的耳機是出場固定的插針,即只有打開耳機殼,對線重新焊接,但假如你的插針是后兩者,只需要拔開插針就可以對耳機進行換線處理,十分的方便。剩下的兩個插針也有各自單獨的優(yōu)缺點,mcxx插針為圓形內凸,它的的優(yōu)點首先就是造假更低,降低了耳機成本,同時由于mcxx的圓形結果可以讓他從各個方向自由的插入,并且可以調節(jié)耳機的位置,從而可以做到更貼近耳朵,佩戴也會相對更舒適,0.78插針的是兩針插入,具有更強的穩(wěn)定性,壽命,和穩(wěn)定性相比mcxx都更加的出色,但是也會導致在收納過程,或者部分情況下,導致插針斷裂或者彎曲,而第三類兩者的衍生類想隊來說是最優(yōu)解,比如mcxx的衍生膨脹型就解決了mcxx容易鏈接不穩(wěn)定的問題,而ue插針即0.78衍生也降低了插針彎曲的風險,每個廠家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焊錫相比于對直接決定聲音他更多是一種對聲音的修飾,也就是“調音”,他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焊錫技巧,焊錫的首要目的就是傳聲,因此一個好的焊錫技巧就十分的重要,焊點要飽滿,要把所有的線都包裹進焊點,提高傳聲的穩(wěn)定性,同時提高耳機線的使用壽命,第二個方面就是焊錫材料不同,即焊錫內部各個元素不同,就像目前最頂級的焊錫:丹麥jenson為4%的銀,德國mundorf為9.5%的銀,因為材料的不同導致了mundorf的聲音偏冷,高頻透亮,而jenson聲音更具有氣勢,不同的焊錫所帶來的體感均有差異,故而選擇合適自己耳機的更為重要。
同時每一家大廠對于焊接的手法要求都各有不同并且均為他們的商業(yè)機密,對于焊接師傅的要求一般都是簽約終生制的,對于焊接方法有著高要求高標準,不過焊接有一個原則基礎就是線芯越大的線基之際接觸到插頭是最好的,盡可能減少纖芯通過焊錫的傳達到達插針表面。
3.佩戴方式
不同的佩戴方式所帶了感覺也有一定的差異。
(1)繞耳式
好處:擁有成熟的方案與公??捎?,量產成本低,可快速進行外殼ID的迭代,同時給客戶帶來更多的可玩性。繞耳式佩戴確實具有佩戴更穩(wěn)固、幾乎沒有聽診器效應等優(yōu)勢,同時帶來大且屏的后蓋面板,繞耳式佩戴可以將耳機體積做的更大,也更利于耳機設計時,能夠塞下更多的單元數量,以提升聲音表現。
缺點:佩戴相對麻煩,部分使用pvc套耳掛這種又硬又難塑形的等等,會帶來不舒服的佩戴體驗,
(2)直插式
好處:直插式耳機也有大批量生產成本更低、佩戴簡單舒適,能夠放下更大尺寸動圈單元與聲學結構的優(yōu)勢,在入門級耳機的制造中依舊具有相當的優(yōu)勢。
壞處:參考繞耳式的好處,與之相反。
總而言之,線材對聲音有直接的影響,而影響線材的直接因素有,線材材料的選擇,線材的制作工藝,間接因素有線材的編織手法。在選擇耳機線材的時候,這些都是必須要進行考慮的因素,在此基礎上通過不同的組合不同的搭配,才能迸發(fā)出更完美的聲音,同時并非越好的耳機線就越適合你所適合的耳機,應該考慮你的聽歌音樂需求,你耳機本身所帶來的聲音綜合進行考慮再決定線材。
最后,我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切的hifi設備要以人為本,以聲音為本,我認為消費之光看數據,以及賣家只會堆料都是是萬萬不可取的,這些只是我一個hifi小白的一些淺薄基礎的理解,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p>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