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象,你是顏值控、身高控,還是聲控?是一切看眼緣,還是要有共同愛好?你的這些首要擇偶條件,居然通通有群!還需要付費進!最近,南京相親市場上出現(xiàn)了分門別類的相親群,相親者可根據(jù)自身要求選擇。
這種“精準”相親成功率高嗎?現(xiàn)代快報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體驗者表示并不靠譜,不僅信息不透明,有的照片和真人相差還有點大。專家則表示,這種方式為單身青年擴大交友圈提供了有效途徑,但婚戀不是機械配對,更多是情感交流。
現(xiàn)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紅艷 徐岑 徐蘇寧
調(diào)查
顏值、身高、聲音……相親群貼標簽
每一個被催婚的小仙女或小鮮肉,對未來另一半都有或多或少的要求。比如,有人在乎另外一半的職業(yè),有人在乎長得好不好看,有人在乎身高……最近南京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類相親“標簽群”,通過支付給群主一定費用,就可以根據(jù)自己最在乎的要求,進入相應標簽的相親群。
在現(xiàn)代快報記者表明脫單意向后,群主給記者發(fā)來了一份“脫單社群目錄”。按照工作優(yōu)先、離異優(yōu)先、顏值優(yōu)先、身高優(yōu)先、地域優(yōu)先等標準,已有近40個脫單群。
其中,還有不少群標簽化、目的性更為明顯。比如,有沖著結婚目的去的“我要結婚”脫單群,還有聚焦碼農(nóng)這一群體的“解救程序猿”脫單群等。
部分群還有“考核”:顏值需看照片
進群價格和要求也有門檻。記者注意到,根據(jù)群成員數(shù)量不同,價格從30~50元不等,人越多付費越高。比如300人以上的群需要付費50元,300人以下的群需要付費30元。
有些目的性較強的群,還對入群者有“考核”。比如,顏值群就明確表示“需要看看照片,丑的進不了”。
工作優(yōu)先群,則只接受教師、醫(yī)護人員、軍人、公務員、事業(yè)單位、國企央企的入群申請。如何確定職業(yè)的真實性?脫單群介紹中表明,入群者須出示工作證明來證明身份。而如果想要進入“我要結婚”群,則需要群主考核人生規(guī)劃。記者嘗試了一下,只需要向群主表明“明年有結婚意愿”即可,然后付50元后即可以進群。
在“眼緣”標簽群,則要求入群者微信號頭像必須是本人真實照片,否則會被踢出群。在身高群中也是如此,如果被投訴虛報身高,則要被踢出群。
體驗
進群后發(fā)現(xiàn)僅部分活躍成員在閑聊
問題來了,如此分門別類的相親群,你愿意進嗎?成功率高嗎?有體驗者表示,這樣的相親群太具功利性,也有人認為比較高效,適合當下忙碌的年輕人。
最近,被父母催婚得厲害的白領陳小姐就嘗試了一把。她說,今年以來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不下十個男孩,但身高、外貌、性格等與自己的要求相差太遠,所以都沒了下文。“我朋友的朋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認識她男朋友的,現(xiàn)在都結婚了。”朋友的一番推薦,讓陳小姐動了心。
作為一個標準的 “顏控”,陳小姐選擇了“顏值群”。根據(jù)規(guī)定,她需要發(fā)送個人照片給群主審核。“很快就審核通過了,但進了群讓我有些意外。”她告訴記者,近500人的大群進群后沒有人做自我介紹,群里交流也不多,只偶爾有兩三個人在閑聊。不過,雖然沒人和她搭訕,但瞬間在微信通訊錄里多了十多個好友添加邀請。
“這時我覺得很恐怖,彼此任何信息都不知道,就有十多個陌生男孩來加我。”雖然害怕,但陳小姐還是挑了其中頭像看得順眼的人添加。一番了解后,才知道對方年齡比自己大了七八歲。至今,加群兩個多星期了,群里依舊還是剛開始的幾個成員在閑聊。“感覺又是做了一番無用功,入群費就當打了水漂。”
群主
事在人為,沒有成功概率一說
對于成功率這個問題,群主怎么看?當記者以相親者的身份咨詢時,對方表示:“事在人為,沒有概率一說。”該群主也在脫單介紹目錄中介紹,所有群都是有針對性地為大家提供認識更多人的機會,至于能不能成,還得看各自緣分。群主還提醒,網(wǎng)上交友須謹慎,切勿輕信他人,望彼此多多了解清楚后,再做決定。
南京市民李小姐此前也曾加入過線上相親群,但結果不盡如人意。“一般情況下,就是一部分人平常聊天、斗斗圖。幾百個人的群,大家的素質(zhì)也是良莠不齊。”
李小姐告訴現(xiàn)代快報記者,雖然也和群里面的成員一塊聚過,但最終都沒有成功,不是真人與實際相差太大,就是素質(zhì)不太高。
她表示,網(wǎng)絡相親群不了解對方的底細,也不太安全。“也不能說網(wǎng)戀都不靠譜,但完全是碰運氣、看緣分。”
專家
婚戀不是機械配對
更多是情感交流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青年受教育程度提高,工作節(jié)奏加快,婚戀的確已成為社會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組織機構都在搭建不同的平臺,為單身青年提供交友機會,我覺得這是好事。”江蘇省總工會女工部部長宗萍表示,對于這種“分門別類”的婚戀“精準服務”,有一定可取之處。“它為單身青年提供了一個交友平臺,是擴大信息來源的途徑之一。”
但是,宗萍認為,以“高效”“細分”為前提的相親交友,也不太合適?;閼僦v究眼緣、氣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甚至教育程度、三觀等都要相符。它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體,簡單去劃分,未必有很高的效率。“婚戀不是機械配對,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你可以利用精準加群的方式來交友,但不能完全依賴它。”
有10多年從業(yè)經(jīng)驗的婚姻家庭咨詢師莊麗萍也提醒:“兩個人在一起舒服很重要。”她建議,年輕人相親更要注重內(nèi)在,而不是只注重外表、物質(zhì)等層面。
宗萍進一步建議,各種相親組織應該更務實一點,提供更多交流互動的活動。“比如說,小型座談會、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給單身青年帶來更多更好的婚戀機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