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了,沒想到10天就解決了,效率真是太高了!”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順河鎮(zhèn)經營塑粉生意的許某拉著江蘇蘇譽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倩的手高興地說。此前,許某因與陳某的貨款糾紛而對簿公堂,沒想到法院指派劉倩作為訴前調解員調解該案,10天就讓他拿到了陳某所欠的68000元貨款。
今年以來,宿遷市以打造市域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為目標,將非訴糾紛化解工作納入法治宿遷建設和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考核,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著力打好矛盾糾紛化解“總體戰(zhàn)”和“阻擊戰(zhàn)”。截至今年7月,全市非訴和各類調解機構接收法院系統移送調解案件19655件,調解成功6960件,調成率35.4%,訴前化解糾紛數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法院系統新收民商事一審案件數較去年同期下降31.29%。
暢通人民調解“主渠道”
今年以來,宿遷市在非訴糾紛化解工作中,注重暢通人民調解“主渠道”,在確保醫(yī)患、勞動、交通、消費、物業(yè)五類重點領域人民調解組織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還在環(huán)保、婦聯、商會、學校、旅游、電商等領域建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人民調解組織。2020年1至9月,全市47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委會共調處糾紛4976件,同比增長33.3%。
“我們還邀請鄉(xiāng)賢參與訴前調解工作,推動落實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實現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快立快辦。”宿遷市司法局副局長丁志康介紹,同時充分發(fā)揮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中的專業(yè)優(yōu)勢,會同政法委、法院制定出臺《關于開展律師訴前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律師調解提供機制和經費保障,成立律師調解工作室43個,發(fā)展律師調解員272人。
為發(fā)揮律師訴前調解作用,宿遷市還加強訴前調解業(yè)務培訓,重點對鄰里關系、婚姻家庭、土地界址等糾紛進行類案指導,并制作典型案例、類案裁判標準等材料發(fā)放給訴前調解律師學習借鑒。今年以來,全市共舉辦訴前調解業(yè)務培訓30多場,對500多起訴前調解案件進行實體指導,制作調解案例100多個。
宿遷各縣(區(qū))均成立訴前人民調解組織,司法行政機關選任35名專職調解員充實到訴前調解組織,與47名退休政法干部和31名轉任書記員形成老少結合、專兼互補的訴前人民調解隊伍。加強分調裁審無縫銜接,將駐院調解員統一編入法院速裁團隊,由速裁法官進行及時有效指導,及時進行司法確認或制作調解書。對調解不成的簡單案件,由速裁團隊直接就地審理,復雜案件轉入專業(yè)化審判庭審理,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
構建行政調解“全流程”
今年年初,邱某投資20萬元入股殷某經營的婚慶公司,占總股份的20%,之后,雙方因公司是否存在隱瞞其他股東入股及對外負債等產生爭議,邱某訴至宿城區(qū)法院請求撤銷《投資入股協議》并返還股金20萬元及利息。
3月26日,宿城區(qū)訴前調委會調解員、律師王深遠接受指派調解該案后,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多次通過法治宿遷微信公眾號視頻調解平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雙方當事人反復溝通、調解,最終殷某同意返還邱某投資款20萬元。
為了進一步加強行政調解和行政裁決工作,宿遷市出臺《關于加強行政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行政裁決工作實施方案,梳理發(fā)布《宿遷市行政調解民事糾紛事項清單》和《宿遷市行政裁決事項清單》,以行政復議為中樞,一體推進行政調解、行政復議和行政裁決。
宿遷市司法局積極與市中院對接、溝通,分別在市中院、縣(區(qū))法院、基層法庭建立訴前調解服務中心、訴前調解工作站和律師工作室,圍繞訴前矛盾糾紛化解“接案、分流、化解、處置”等重點工作環(huán)節(jié),構建訴前調解案件“一站式”受理平臺。同時,依托政務云和司法行政一體化智能平臺,融合調解小助手、微信公眾號等多個線上渠道,建立訴前糾紛化解案件線上調處平臺,方便群眾在線查詢、預約、辦理訴前調解相關事項。
“我們還積極探索‘復調對接’路徑,綜合運用行政調解、復議調解、訴前調解和訴中調解,將調解貫穿行政爭議化解全過程。”丁志康說。
截至目前,宿遷共辦理行政裁決案件41件,行政調解案件118705件;行政復議案件300件,辦結243件,復調化解135件,調撤率55.6%。
打造商事解紛“共同體”
針對訴前調解律師反映法院分流訴前調解案件時不能結合律師專業(yè)能力的情況,宿遷市司法局組織研討后,建立了金融糾紛、物業(yè)糾紛、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等8個調解工作組,形成“八室同堂”共同解紛工作格局,提高了訴前調解效率。
記者了解到,宿遷市還推動地方金融機構加強與公證機構合作,規(guī)范各類金融合同文本,有效運用公證服務手段,避免金融糾紛。推動金融機構、住建部門規(guī)范金融、商品房買賣合同、物業(yè)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將仲裁作為解決爭議的首選方式。探索仲裁與訴訟對接機制,引導當事人接受仲裁調解。截至目前,全市仲裁立案數已超過2019年全年總數的19.4%。
“今年5月,‘宿遷市醫(yī)患矛盾糾紛化解中心’正式更名為‘宿遷市非訴服務中心’,并設立市非訴服務中心市法院分中心。”宿遷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房慶忠說,將通過強化法治建設統籌作用,將非訴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作為法治機關、法治縣區(qū)、法治鄉(xiāng)鎮(zhèn)和民主法治村創(chuàng)建的重要內容,并通過數據賦能實時跟蹤分析矛盾糾紛的發(fā)生情況和趨勢,提供更精準、更快捷服務。(記者 丁國鋒 通訊員 程遙 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