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胸鹀。趙圣軍/攝
中國寧波網記者馮瑄通訊員劉佳鑫
5·22世界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之際,今天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奉化分局發(fā)布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筆記”。
(資料圖片)
奉化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年均氣溫16.3℃;地貌構成大體為“六山—水三分田”,西部多高山峻嶺,東北部地勢平坦,河網縱橫,土地肥沃,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孕育著豐富的生物資源。
2023年4月,由寧波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奉化分局牽頭,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簡稱南京所)組成的鳥類調查團隊赴奉化區(qū)開展春季鳥類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采用樣線法和樣點法,在奉化區(qū)森林、灌叢、農田、濕地等不同生境類型中,共布設27條調查樣線和10個調查樣點。
那么,本次調查都有什么收獲呢?
據統(tǒng)計,本次春季調查共記錄到94種鳥類,隸屬于14目39科。
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1種,為黃胸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有5種,分別為:鳳頭鷹、赤腹鷹、斑頭鵂鹠、短尾鴉雀和畫眉。
調查記錄到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21版)中受威脅等級物種有2種,其中極危(CR)等級物種1種,為黃胸鹀;易危(VU)等級物種1種,為硫黃鹀。中國特有種鳥類2種,為灰胸竹雞和烏鶇。
記者了解到,黃胸鹀(Emberizaaureola)屬于雀形目、鹀科,俗名“禾花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喜棲息于低海拔平原地區(qū)的高草叢、油菜田、耕地等地。遷徙期常集群活動,尤其以春季數量較多。
長久以來黃胸鹀一直維持著極其龐大的種群數量,早在上世紀90年代,黃胸鹀種群規(guī)模較大,世界范圍內有數十萬只。可因人類對其進行大肆捕捉和食用,部分地方甚至舉辦“禾花雀美食文化節(jié)”,導致在過去短短的十多年,黃胸鹀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甚至走向滅絕。如今,黃胸鹀已被《中國生物多樣性名錄》列為極危(CR)等級物種。
極危物種黃胸鹀又是如何被記錄到的呢?
參與調查的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奉化分局有關負責人給記者講述了其中一個故事。
4月25日上午十點,伴著淅瀝瀝的小雨,鳥類調查隊員正在奉化區(qū)大堰鎮(zhèn)的一條泥土路上開展樣線調查,經過一片農田生境時,耳邊傳來了一片片嘈雜的聲音,伴隨“茲茲”的鳥類叫聲。
“聽,這是鹀科鳥類的鳴叫,還有很多農田和灌叢鳥類聲音,種類很豐富,感覺應該會有好東西?!眮碜阅暇┧镍B類調查隊員趙圣軍說著,隨即便扛著相機就往田里走去。
不一會兒,突然,一只下身鮮黃色、翅上帶一窄的白色橫帶的小鳥從遠處飛起,又落到一塊雜草堆上。
隊員們趕緊舉起望遠鏡看去,正是黃胸鹀!一開始,它一直藏匿于灌木枝里,不易拍攝。大家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蹲守,才記錄到它的影像照片,這也為奉化區(qū)的重點鳥類分布和影像資料提供了一條重要記錄。
除了黃胸鹀之外,在這個農田生境中還記錄著硫黃鹀、栗鹀、灰頭鹀、黃眉鹀、小鹀、栗耳鹀、白眉鹀等7種鹀,以及白腰文鳥、灰椋鳥、黑臉噪鹛、棕臉鹟鶯等多種鳥類,共計29種,鳥類資源非常豐富。
鳥類調查部分精美照片如下:
大山雀-張文文/攝
環(huán)頸鸻-趙圣軍/攝
牛背鷺-楊笑/攝
金眶鸻-趙圣軍/攝
赤腹鷹(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趙圣軍/攝
短尾鴉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趙圣軍/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