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因抗生素尚未問世,一名因鏈球菌引起急性感染的丹毒患者只能靠自身免疫系統(tǒng)與細菌抗爭。美國癌癥研究人員威廉·科利將細菌(鏈球菌)溶液注入患者的腫瘤體內以誘導其免疫系統(tǒng)做出反應,最終治療成功。一個多世紀之后,直至今天,科學家們仍在嘗試探明,為什么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有效治療癌癥。
全球知名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免疫腫瘤學和聯(lián)合研究的負責人詹姆斯·斯莫爾斯說:“總有人得癌癥,但很多治療機制都無法逆轉這些癌癥。”當這些機制失效時,問題就會出現(xiàn)。即使有來自免疫系統(tǒng)的強大攻擊,癌細胞也會照常頑強反抗?;虻母淖儠拱┘毎惚苊庖呦到y(tǒng)的攻擊,癌細胞也會改變局部免疫反應。
這種不穩(wěn)定的適應性可能會降低對療法的反應性,這就是為什么治療的功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系列新的治療方法,就像科利給患者注射細菌溶液那樣,這些方法可以釋放癌癥對免疫系統(tǒng)的控制,并增強患者的自然免疫反應。這一結果可能會為抗擊癌癥開辟一條新的戰(zhàn)線。
激活人體免疫反應
傳統(tǒng)的化學療法是一種標準有效的消滅癌癥的方法,盡管它相當粗糙。它能靶向殺滅快速分裂的癌細胞。而免疫療法致力于擊破癌癥的生存策略。
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醫(yī)學家本庶佑在腫瘤免疫療法(IO)上作出了開拓性貢獻。他們發(fā)現(xiàn)癌細胞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T細胞的功能,而免疫檢查點抑制癌癥療法可釋放癌癥對T細胞的控制力,從而使免疫系統(tǒng)再次恢復強大的殺傷力。
腫瘤學家馬克·巴拉斯在研究一種新的免疫激動劑抗體療法。他領導著激動劑抗體的研發(fā),這種抗體可能會刺激T細胞對癌細胞過度攻擊,并導致細胞衰竭和死亡。他認為,我們或許可以計算每一種藥物對癌細胞的影響,從而能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以獲得適度的反應。抑制劑和激動劑聯(lián)合使用,則可起到巨大的作用。
GSK腫瘤學研發(fā)主管阿克塞爾·胡斯說:“IO療法治療的是免疫系統(tǒng),而不是腫瘤。”例如,他談到了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癌細胞表面的PD-1和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會使T細胞凋亡瓦解。阻斷PD-1可以成為消滅癌癥的新方法,因此,我們需要找到這樣的機制以治療更多患者。”
加強現(xiàn)有治療方法
對于傳統(tǒng)的抗癌藥物來說,在正確的時機將治療藥物送到正確的位置是個長期的挑戰(zhàn)。為了改善現(xiàn)有藥物的輸送,科學家正在研究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從本質上講,ADC其實就是將癌細胞單克隆抗體和細胞毒性藥物結合在一起,成為的一個單分子實體。
盡管從技術上講,ADC不是IO療法,因為它們不會激發(fā)免疫反應,但它們有時是相互依賴的。內源性T細胞反應對ADC發(fā)揮其活性非常重要。
另一種提高現(xiàn)有抗癌藥物療效的方法是評估腫瘤微環(huán)境(TME)。TME由腫瘤及其周圍細胞、生長因子、轉錄因子等組成,它們都會影響治療效果。通常,癌癥會導致TME異常。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和哈佛醫(yī)學院的腫瘤生物學家拉克什·賈恩說:“這些異常助長了腫瘤的生長、轉移和免疫抑制,TME可以對所有類型的治療產生抵抗力: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賈恩希望修復TME中的異常以改善癌癥治療方法。他使用活體顯微鏡檢查顯示,TME的血液供應減少可能與異常增加相關。他認為通過修復血液流動,任何一種免疫療法都將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這種可能修復血流的藥物即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它能阻止腫瘤血管的滲漏。雖然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而且并不適用于所有癌癥,但該研究可能會指向更廣泛的腫瘤治療方法。
免疫療法“未來之星”
與個性化醫(yī)療不同,對IO的主要關注點是提供適合盡可能多患者的精準治療。當被問及哪項正在進行的研究最讓他興奮時,胡斯指出一種新型免疫療法,即由信號分子控制的治療方法,稱為干擾素基因刺激物,或稱STING激動劑。
胡斯說,STING激動劑可以非常廣泛地激活免疫系統(tǒng)。STING不僅誘導Ⅰ型干擾素基因的產生,從而激活患者對癌癥的適應性免疫反應。這種激活會觸發(fā)患者自身的抗癌反應。
胡斯還說,雖然一些治療需要采用注射到腫瘤中的方法,這限制了腫瘤的廣度,但某些研究表明,這是可以治病的。
近日,英國《自然》雜志報道稱,免疫療法現(xiàn)在是癌癥治療的支柱。腫瘤免疫療法領域持續(xù)繁榮,與前幾年相比,幾乎所有免疫療法的藥物和試驗都更多。盡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但這并不影響免疫療法領域的研究,相關藥物的開發(fā)仍在繼續(xù)。(張佳欣)
標簽: 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