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萍率團隊開發(fā) 首批共趕制2200件
繼2018年蘇繡大師姚建萍率團隊繡制原創(chuàng)巨幅蘇繡《玉蘭飄香》進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之后,昨天,在本屆進博會開幕之際,姚建萍率團隊為進博會開發(fā)的兩款非遺、老字號聯(lián)名款衍生品——“璀璨中華”四葉草刺繡書簽、“璀璨中華”玉蘭刺繡袖扣,以蘇繡“走進生活”的手工藝品再次登臨進博會舞臺。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鎮(zhèn)湖的姚繡研發(fā)設(shè)計中心。這里正在對制作好的手工藝品進行裝幀。“明天一早運往上海,進入進博會場館銷售。首批袖扣、書簽,總計趕制了2200件。之后,我們將根據(jù)銷售情況,再確定后續(xù)繡制。”姚繡品牌主理人姚蘭告訴記者。
記者在裝幀現(xiàn)場看到,三種書簽均為四葉草形狀,與進博會場館形狀相呼應(yīng)。“進博會的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從高處往下看,是四葉草造型。”姚蘭說,四葉草意味著幸運與幸福。他們將這一造型設(shè)計運用到書簽上,祝愿大家能將幸運與幸福永遠夾帶在身邊。
記者了解到,書簽圖案雖小,但繡娘需繡上二三百針;“混搭”使用柔軟的蠶絲線與時尚的金線,運用傳統(tǒng)蘇繡技藝中的管針、平針、滾針技法。該繡品除可做書簽之外,一頭還是個可以開信封的裁紙刀,背面是進博會與姚繡兩個Logo。
“我們是今年10月19日收到進博會通知的,告知姚繡品牌開發(fā)的進博會非遺、老字號聯(lián)名款衍生品中標(biāo)。”姚蘭說,從19日簽合同到現(xiàn)在,她們夜以繼日抓緊生產(chǎn)。“該類蘇繡衍生品雖小,但針腳密集。一名繡娘一天也只能繡制三四個。繡好之后,我們還要將它裝裱進金屬材料中去,制作挺費神。”
姚蘭告訴記者,現(xiàn)在那幅《玉蘭飄香》還陳列在進博會主會場迎賓大廳。她們這次制作的袖扣,靈感就是來自那里。它采用了蘇繡中不太常用的金線。這樣更耐磨、更耐用,且不怕水,充分考慮到了它的使用功能。這也是一個特意為商務(wù)男士設(shè)計的精品高檔袖扣。
“這對袖扣的左右圖案還有不同,一個是兩朵小玉蘭花,含苞待放;一個是燦爛綻放。這些‘走進生活’的蘇繡手工藝品,都契合了進博會主辦地的地方特色。”姚蘭說。
姚建萍表示,書簽與袖扣成功入選,將通過進博會這個廣闊包容的開放平臺,讓蘇州文化藝術(shù)、中華民族藝術(shù)以更加活化、生動的姿態(tài)傳遞給世界。(記者 周建越)
標(biāo)簽: 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