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進行的同時,八坼幼兒園各項事宜也正有條不紊地開展。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載體,亦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2022年2月21日,適逢融融春日,陽光和煦,教師們相聚云端,共同開啟了第九批學年課題線上開題活動。本次活動由保教處張莉老師主持,9位學年課題主持人及其課題組成員參與了此次活動。
統(tǒng)籌·揚帆譜新章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張莉老師就本次學年課題線上開題活動做了全面且詳細的規(guī)劃,活動前期,教師們妥善準備,整理內容,收集材料,明晰研究思路,為今后課題研究開啟了新篇章。
闡述·課題娓道來
會上,各課題負責人從課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課題研究目標與價值、課題研究內容與重點、課題研究方法、研究預期成果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分享與闡述。
徐國芬老師
《幼兒園美工區(qū)活動中運河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實踐研究》
本課題主要是研究幼兒園美工區(qū)運河資源投放的方式以及幼兒在美工區(qū)中的實踐行動,從而促進幼兒審美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通過教師在實踐研究中的不斷觀察,分析幼兒在美工區(qū)的表現(xiàn),從而不斷調整美工區(qū)環(huán)境、區(qū)域規(guī)則、材料等,促進幼兒教師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最后,收集并梳理“運河資源”,形成資源清單,建立完備規(guī)整的運河資源庫,樹立細致全面的課程資源觀。
王玲倩
《基于運河資源開展幼兒園環(huán)?;顒拥膶嵺`研究》
本課題立足本人所在的幼兒園,選擇相對合適的幼兒班級,在教育的過程中充分按照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語言領域著重讓幼兒學會表達運河、環(huán)保相關的內容;健康領域著重讓幼兒了解水質干凈的重要性;社會領域讓幼兒意識到不要輕易靠近運河類似的深水區(qū)域;科學領域讓幼兒了解運河的作用,并學會制作簡單的小船;藝術領域讓幼兒學會繪制船、運河等等,通過親身體會感受、實際操作體驗,去獲得保護環(huán)境的經驗,從而促進幼兒經驗的發(fā)展。
陸賽男
《基于融合教育的特殊兒童協(xié)調能力提升的實踐研究》
融合教育是基于平等、公正、民主觀念之上,每個兒童都擁有全面發(fā)展自己的權力,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本課題對特殊兒童協(xié)調能力的提升進行研究,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既幫助特殊兒童提升自身的協(xié)調能力,同時也增加了教師對融合教育的了解,提升了教師在融合領域的專業(yè)能力。
厲佳歡
《基于養(yǎng)殖活動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
幼兒園養(yǎng)殖活動是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小動物、小植物非常能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這些不僅為幼兒生活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為孩子們接觸自然、了解植物、感受生命成長、增進責任意識提供了資源和機會。本課題主要通過在幼兒園的種植和飼養(yǎng)活動,教師引導幼兒參與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學會觀察,教師提取引發(fā)關于生命的問題,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了解動植物的生長特點,引導幼兒正確對待生命,感受生命,從而培養(yǎng)他們珍惜、尊重生命的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了解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是人類的自然規(guī)律與生存法則。
詹勤勤
《幼兒園足球小游戲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的研究》
足球小游戲是以足球為載體,將足球運動與幼兒園游戲相結合,以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游戲來開展足球活動,促進幼兒對足球活動形式的興趣,發(fā)展能力,養(yǎng)成良好習慣。合作能力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幼兒為了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自愿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與協(xié)調而實現(xiàn)共同目標,最終個人需求也能得到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足球小游戲可以讓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合作性、團隊精神等都能得到發(fā)展。本次課題的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對足球游戲的興趣,喜歡足球運動。通過開展幼兒園足球小游戲,一方面幫助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師的足球教學和組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王明怡
《一日活動中提升幼兒安全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是幼兒園的首要工作,兒童是家庭和社會未來的希望,要使幼兒盡可能地避免傷害,健康成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識弱,缺乏相應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知識,導致大大小小事故的發(fā)生。本課題主要研究在一日生活中怎樣行之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通過角色扮演、你劃我猜、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生活化、游戲化的方式,幫助幼兒有效提高安全意識,學習保護自我的方法。另外研究中還注重家園合作,只有提高家長的意識,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兒的意識,通過家園共育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韓佳文
《基于運河歌謠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的實踐研究》
八坼幼兒園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八坼街道,就在運河岸邊,“八坼”二字命名也是與運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坼幼人,我們對京杭大運河有著一份濃厚的感情和希望,更有著一份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使命。幼兒在二樓、三樓的長廊中,能夠隨時親眼所見實實在在的風土人情、貿易往來,獲取最直觀而真實的經驗。除了可觀可觸摸的有形運河資源,無形的運河歌謠資源也是值得研究的內容。為做好做實園本運河課程,韓老師的課題從運河歌謠入手,對收集而來的運河歌謠進行篩選考量,選取貼近幼兒生活、適合幼兒年齡的運河歌謠,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包含歌唱、韻律、打擊樂、音樂欣賞4方面),將其融入園本課程,爭取形成園本化創(chuàng)新型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案例。
黃晶晶
《利用繪本開展幼兒手工活動的實踐研究》
繪本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它蘊藏著大量可供幼兒欣賞的價值及多元化美術形式,繪本中的色彩、線條、繪畫技巧和美術元素,都可以運用到幼兒的折紙、黏貼、泥塑等手工活動中去,為幼兒的手工活動增加趣味性和創(chuàng)意性。幼兒手工活動是幼兒園藝術領域重要內容之一,是靠手的技能和使用簡單工具對材料進行加工的一種造型活動。本課題中,黃老師將篩選出適合本班幼兒的繪本,以繪本為載體展開幼兒的手工活動,借鑒繪本中內容、構圖、色彩運用及多種美術形式來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進行折紙、黏貼、泥塑等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發(fā)展其審美、動手能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金秋成
《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本研究以幼小銜接為研究視角,根據相關文獻及已有研究成果,在觀察、訪談的基礎之上提出幼兒入小學所需的傾聽能力。通過觀察評定C幼兒園幼兒傾聽現(xiàn)狀、教師支持策略等,發(fā)現(xiàn)幼兒傾聽能力培養(yǎng)上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歸因總結,有針對性的完善并改進教育策略。同時,以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為突破口促進幼小銜接。
明晰·點撥進行時
在教師們詳實且全面的介紹之后,徐國芬園長對教師們的課題研究工作進行了點評與指導。
徐園長首先對八坼幼兒園成功申報吳江區(qū)第九批學年課題的教師表示了誠摯的祝賀,并對以上學年課題的選題與研究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表示對研究前景的展望與信心。之后,徐園長對教師提出了指導建議:雖如今疫情形勢嚴峻,教師們只得居家辦公,在此期間也可提前規(guī)劃,將計劃制定好,依照各自實際情況,將課題在此期間持續(xù)推進。另外,可將計劃提前制定,妥善利用時間開展研究活動或是理論研究,確保真正做研究,研究“真問題“;希望教師們注重過程性的資料與整理,做好收集工作,緊密結合,同心協(xié)力,共同發(fā)展。最后,徐園長藉由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勉勵教師潛心教育科研,走上幸福之路——”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p>
八坼幼兒園本次線上開題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明確了研究方向,清晰了研究內容,也鼓勵著教師提前規(guī)劃,穩(wěn)步前行。相信在接下來的工作與研究中,教師們定會有所思考,及時調整,共克時艱,收獲課題研究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