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
蘇州復學復課工作
再次按下“暫停鍵”
全市各地各校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實踐
聚焦從“新鮮感”向“新常態(tài)”轉(zhuǎn)變
從滿堂灌的“單聲道”
向互動式的“雙聲道”轉(zhuǎn)變
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zhuǎn)變
全力提升線上教育教學質(zhì)量
一起來看新技術賦能的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在蘇城校園的精彩演繹
線上線下相融合
打造新型在線課堂?
吳江區(qū)盛澤第一中學正在居家學習的兩名初三學子,分別在大型電子屏上的兩個小屏幕中,與線下課室里的同學同步上課。這是一堂疫情下,融合了線上線下兩個教學場景的新型在線教學課堂。師生見屏如面、隔網(wǎng)相見,共赴一場心手相連、令人動容的云端之約。
課堂上,老師熟練地使用“屏幕共享”“隨機選人”“小黑板”等在線工具,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也與其他兩名居家上課的學生保持實時交互,批改答題,保障了居家學習學生的實際參與感,久未見面的師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了融合交互,高效學習與交流。
疫情之下,教育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尤其當班級有一些即將面臨升學考試,卻不能來到課堂的初三學子時。如何幫助這些學生實時同步線下課堂教學,緩解他們的憂慮?如何確保特殊時期教育教學穩(wěn)步推進?
學校率先在初三每個班級中利用互動直播在線教學平臺開展教學工作,與學生開展實時互動,答疑、解惑,讓線上線下教學無縫銜接。構建全方位、科學的教學管理模式,全面實現(xiàn)提質(zhì)增效,解除學生和家長的焦慮。
“就像在課堂里一樣,每節(jié)課老師都會點名,可以看到老師在黑板上清晰的板書,在黑板上評講作業(yè)時也一樣清楚,讓我并沒有感覺到在家里上課有什么不同。”學生趙永蘋笑著說。
為了給初三學子帶來最好的直播課體驗,學校各年級組織了線上教學培訓,為教師提供操作指導和技術支持,并召開了線上家長會,家校協(xié)調(diào)聯(lián)動。學校領導和各年段主任通過上課鏈接深入課堂聽課,對學生到課和在線情況做詳細統(tǒng)計,對于掉線同學及時關注和提醒,形成班級日報,讓班級管理井然有序。
學生互動走心
沉浸式體驗教學?
不僅高年級學段的學生給予好評,低年級學段的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久前,蘇州市實驗小學一、二、三年級開啟在線互動直播課堂,從錄播課升級到直播。一年級的小朋友們還是第一次體驗。時隔多天,小朋友們終于可以與親愛的老師再次面對面了。
考慮到低年級孩子專注度的特性,直播課堂注重精簡高效,每堂直播課的時長在20分鐘。教學方式也注重交流互動,老師設計了很多游戲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沉浸在課堂之中,不知不覺中一堂精彩的直播課就結(jié)束了。
“今天的線上課好特別,可以直接面對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感覺一下子回到了實小的班級里,這樣上課也太開心啦!明天我還要上!”?一(4)班學生吳青含開心地說。
教育科技相融合
多種工具提升學習效率?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還在于,有眾多實用且具有操作性的工具可以使用。使得學生復習、老師備課研學以及家長監(jiān)督,都增加了很多的便利。
在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的課堂上,師生全程開啟攝像頭,教師可隨時關注學生聽課狀態(tài)。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點人、隨機選人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抽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亦可以通過舉手的方式主動回答問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課堂上,音視頻等多種多媒體手段輔助線上教學,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趣味性。
“化學新課教學需要實驗的輔助,平臺中有化學實驗演示的功能,使得線上的同學也能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提高課堂樂趣,提升學生聽課的專注性?!睂W校一名化學老師表示,這對于注重實驗體驗的化學課堂來說,增加了不少樂趣。
除了保障課堂教學,互動直播在線教學平臺在課后鞏固上也展示了強大功能。“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最方便的一點是會生成課程回放??床欢牡胤?,我可以重復回去看幾遍,對學習很有幫助。我喜歡課本與網(wǎng)上課件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感覺這樣學習效率很高?!闭n下,一名學生興奮地說。
特色融合課堂模式實踐以來,取得的效果令人滿意。學生反映不僅線上聽課狀態(tài)佳,課堂筆記亦奪目亮眼。這些整齊、優(yōu)美的課堂筆記,反映了同學們在互動直播課堂上取得的教學成果。
停課不停研,線上教學以來,云端教研亦碩果累累。老師們每周一次集體備課,采用“黑板教研”的方式進行,集思廣益,討論如何將課程上得簡單、有趣又有用,確保每堂課都能高質(zhì)量地完成。
“互動直播在線教學平臺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那就是家長督學,這個功能可以讓忙于工作的我們,隨時隨地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非常實用。感謝學校和老師急家長所急,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币幻跞议L感激地說。
疫情終將過去,成長不會缺席
蘇州各地各校積極
探索在線教學新實踐
形成在線教學新范式
用技術賦能教學
讓科技與教育相融合
改變了教、改變了學、改變了管
改變了教育形態(tài)
切實提升了在線教育的質(zhì)量成效
確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雙勝利”
來源:各板塊教育局 各學校
編輯:金然
審核:殷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