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都是俗人,每一個都是。
不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且看這蘇州十大俗事。
過冬至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重傳統(tǒng)。
冬至是節(jié)氣,古時是節(jié)日,蘇州人重視冬至,有“冬至大如年”、 “肥冬瘦年”之說。
不少蘇州公司,冬至下午會放半天假,讓員工早點回家過節(jié)。
冬至夜里,家家吃團(tuán)圓飯,架起暖鍋,飲冬釀酒,吃冬至團(tuán)、鹵菜、羊肉……
膏方進(jìn)補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滋補。
食補是蘇州美食的應(yīng)有之義,膏方進(jìn)補更顯重視。
所謂秋收冬藏,秋冬正是進(jìn)補的好時候,蘇州中醫(yī)院和老字號藥房會專門開設(shè)進(jìn)補門診,舉辦膏方節(jié),參與市民絡(luò)繹不絕,每每排隊到腿軟。
臘八粥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過節(jié)。
臘八節(jié),老節(jié)日了。不同于許多地方只聞其名,不見其實,蘇州人過臘八過得老老實實。
臘八的主角是粥,這天,蘇州各大寺廟都會施粥,或免費,或象征性收幾塊錢。
領(lǐng)粥也得趕早,凌晨四五點天還沒亮,西園寺的隊伍已經(jīng)綿延不絕了。
吃羊肉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羊肉。
羊是大三牲之一,好吃,才用于祭祀,奉給祖先神明,這是典型的俗人邏輯。
蘇州人會吃羊,藏書羊肉,不腥不膩,湯色乳白,酥而不爛。
東山白煨羊肉,荷葉包裹,一鍋煨一天,肉香帶荷香。
桃源紅燒羊肉,濃油赤醬,鮮甜微辣。
太倉雙鳳羊肉面,皮酥肉爛,醬香濃郁。
羊大為美,蘇州人是懂美的。
軋神仙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熱鬧。
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四日前后,蘇州人會專門去南浩街神仙廟湊熱鬧——軋神仙。
軋,是擁擠、人擠人之意。
相傳四月十四是呂洞賓誕辰,此日他會化身乞丐、小販,混跡在人群之中,每個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擠一擠,軋到他身邊,能沾上仙氣,吉星高照。
菜市場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逛菜市場。
蘇州菜市場的美味數(shù)不勝數(shù),且隨著時節(jié)流轉(zhuǎn),清明螺螄青團(tuán)子,菱角芡實重陽糕……
人間煙火氣,莫過于菜市場,四時美食,最是凡俗,一股腦都俗到了蘇州人的胃里。
大閘蟹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吃蟹。
大閘蟹,凡俗至味,不必調(diào)味,清蒸片刻即是人間美味。
陽澄湖大閘蟹味道最美,也最俗,俗名遍及全國,個個都愛。
因為大俗,才有大愛。蘇州人是懂愛的。
頭湯面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好第一。
趕早,去面館吃一碗頭湯面,是許多蘇州人俗氣一天的開始。
俗,不是庸俗,俗得有講究,每天第一鍋清水煮出來的面,叫頭湯面,湯凈面爽,去得晚了,煮面的水渾了,爽凈口感難免打個折扣。
時令果蔬
蘇州人是俗人,俗人追時鮮。
有詩為證:山中鮮果海中鱗,落索瓜茄次第陳。佳品盡為吳地有,一年四季賣時新。
沈朝初在《憶江南》里更是羅列了一串:
豆莢趁新蠶,花底摘來和筍嫩
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
光福紫楊梅,色比火珠還徑寸
沙上枇杷黃,籠罩青絲堆蜜蠟
……
化雅為俗
蘇州人是大俗人,雅事到了蘇州也成了俗事。
天平觀楓,拖家?guī)Э?,石湖候月,摩肩接踵,探梅香雪海,梅如海,人也如海。桂花飄香日,做成桂花露……
蘇州是風(fēng)雅之窟,更集凡俗之大成,蘇州人浸潤在紛繁迭出的雅俗之中,漸漸模糊了雅俗的界限,頻繁出入雅俗之間,早已不辨雅俗了。
圖:蘇茶網(wǎng)、攝圖網(wǎng)
“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