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自身的貨量規(guī)模和出貨穩(wěn)定性,在與貨代博弈的過程中,中小跨境商家在艙位和運價保障上往往處于弱勢地位。不僅如此,中國出口歐美貨物的物流履約鏈路長、環(huán)節(jié)多,涉及到多個物流服務商,運營管理成本高。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商家與出口企業(yè)表達出對一條龍物流服務“跨境無憂”的訴求。
“利用產業(yè)帶的集群效應,通過對全鏈路跨境物流要素的整合與打包,打造出可供產業(yè)帶商家們‘團購’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近日,繼5月份對進出口商家推出“跨境無憂”八大紓困幫扶措施后,菜鳥宣布推出“跨境無憂”產業(yè)版,為產業(yè)帶中小商家打造跨境“團購”模式。
數字化打通物流鏈路
“通過跨境物流、海外倉儲、數智供應鏈、專業(yè)培訓等6大舉措,菜鳥將為商家實現物流降本3%~5%,為產業(yè)帶中小商家提供艙位和運價的雙重保障。”菜鳥國際供應鏈總經理趙劍向記者透露,菜鳥計劃在一年內深耕20個核心跨境電商產業(yè)帶,聚合海運、空運、陸運等多式聯運物流資源和海外物流倉儲網絡建設,點對點服務上百家跨境電商企業(yè)。
與國內物流時效按照小時計不同,跨境賣家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動輒需要十多天。趙劍認為,阻礙全鏈路時效的是點與點之間的銜接,問題大致可分為:物流鏈路由不同的企業(yè)參與,參與企業(yè)的時間、信息缺失;不同企業(yè)之間沒有完整的數據鏈路,不能實現信任交接,每次交接需要重新點貨,檢查每個貨品、價格、品類。
“通過數字化,就可以為物流鏈路參與者把標準、信息拉齊,把下一個節(jié)點要關注的點事先透傳出來,以提升效率。比如傳統(tǒng)關務解決可能需要幾天時間,而如果通過數字化來解決的話,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利用數字化手段可以促使跨境物流的全鏈路時效實現70%以上的增幅,端到端成本大幅減少。”趙劍說。
海外倉提升物流時效
海外倉模式不僅能夠降低物流成本,更有助于加快物流時效,可以極大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提升商家產品的吸引力、競爭力。根據商務部的統(tǒng)計數據,2021年中國海外倉數量超過了2000個,面積超過了1600萬平方米。
近日,浙江省第七批省級公共海外倉名單公布,菜鳥自營的美國加州洛杉磯倉入選。該海外倉位置優(yōu)越,并且與菜鳥國內集貨倉、出口貨運干線形成一張高效運作的全球倉供應鏈網絡。
在有著小家電之鄉(xiāng)美稱的寧波慈溪附海開發(fā)區(qū),先鋒電器集團20年來一直致力于取暖器、電風扇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行業(yè)發(fā)展,目前,先鋒電器已是全球風扇和取暖器生產前三強,出口全球30個國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先鋒電器在全球的銷量逆勢增長。據統(tǒng)計,2021年,先鋒電器累計生產500萬臺取暖設備,與2020年相比增長了30%~50%。
銷量增長了,但全球貨運一柜難求和北美海運價格瘋漲,目的港堵塞、海外倉爆滿卻讓先鋒犯了難。“菜鳥定制B2B出口全鏈路解決方案幫助先鋒渡過了難關。”先鋒電器集團高級經理祁紅告訴記者,在提前鎖定包船倉位的同時,該公司依托菜鳥海外倉提前備貨,化解壓力。“因為風扇和取暖器都是季節(jié)性家電,所以我們提前進行備貨和補充,放在海外倉,這樣客戶就可以根據需求提貨。”
菜鳥B2B貨運業(yè)務經理繆宇告訴記者,根據先鋒公司的產銷計劃,菜鳥事先鎖定自營船艙位,提前溝通美國目的港進行預清關,銜接港后車隊避免碼頭缺車架無法提貨的問題,幫助先鋒在菜鳥位于美國的海外倉內當天完成入庫上架,大大提升了美國港后配送的時效。
據趙劍介紹,菜鳥正在持續(xù)加碼海外倉建設,目前服務于進出口外貿的跨境倉庫已突破100個,面積超300萬平米,包含保稅倉、海外倉、GFC倉等,覆蓋亞歐美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例如,在歐洲菜鳥就設有14個官方海外倉,可實現跟本地電商類似的物流體驗,倉所在國三日達,部分城市次日達,泛歐七日達。(記者 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