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將至。
(相關資料圖)
尚義縣大營盤鄉(xiāng)程家村,千畝土地上機械轟鳴、犁鏵入地、土壤翻滾,一派待播場景。
“再過七八天,我們的草就可以種下去啦?!蓖侠瓩C手魏玉兵告訴記者 ,“以前生怕地里長草,搶奪農作物養(yǎng)分,現在沒想到靠種草也能致富!”??
魏玉兵所說的“草”,是程家村兩年前引進的新項目。這種草是一種適合鹽堿地種植且蛋白質含量很高的飼草,叫做“燕麥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尤其結合降雨集中時段,這里6月中旬進行播種最為適宜,9月底便可收割。這樣的一噸干飼草,在市場上至少能賣到2000元,除去各項成本,利潤能達到40%以上。
靠傳統(tǒng)種植的程家村推廣飼草種植并非偶然,而是經過了一番精打細算。
該村多為鹽堿地,種植莜麥、胡麻產量低,搞蔬菜種植,又面臨資源消耗大的瓶頸。如何找到一條適合當地土壤氣候條件、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一直是程家村人不斷思考的問題。
2021年,一個契機讓他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到這片被視為“雞肋”的鹽堿地。當年,大營盤鄉(xiāng)經過周密調研,計劃采取“扶農公司+企業(yè)+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草畜一體化”綠色生態(tài)產業(yè)綜合項目,讓程家村上上下下眼前一亮。
“我們積極謀劃推進產業(yè)轉型,通過國企主導、公司化運作,解決產業(yè)轉型資金短缺的瓶頸;經過市場遴選,引進張家口塞北農墾集團,與縣扶農公司組建尚義縣禾牧農場有限公司,共同實施‘草畜一體化’項目,將在全鄉(xiāng)種植飼草4萬畝、組建一支服務能力超萬畝的農機團隊、建設存欄3000頭肉牛的繁育基地和一座年加工能力5萬噸的飼草加工企業(yè)?!?大營盤鄉(xiāng)黨委書記王友告訴記者。
要在鹽堿地上做出文章,程家村人在興奮之余,也各自算起了賬。過去將土地流轉出去的村民,每年每畝地租金不過百八十塊錢,現在交由禾牧公司經營,能達到150元。“退水還旱”政策實施后,每畝地每年還能補償300元,這些村民自然愿意;而村里的種菜大戶對于走“養(yǎng)殖路”、發(fā)“牛羊財”也很感興趣,既不用愁飼草,規(guī)模養(yǎng)殖也比小戶散養(yǎng)風險小很多。
一拍即合下,“草畜一體化”的大幕在程家村乃至全鄉(xiāng)順利拉開。2021年,在多方努力下,程家村成立了村集體農機公司。針對產業(yè)需要,集中購買了10多臺大中型機械及各種配套設備,服務于全鄉(xiāng)“草蓄一體化”項目的統(tǒng)種統(tǒng)收,在降低村民生產成本、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的就業(yè)崗位,為幾十個像魏玉兵這樣的村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今年,嘗到甜頭的程家村飼草種植面積翻了一番,成為了大營盤鄉(xiāng)從去年種植2萬畝擴展到4萬畝的一個縮影。今年,該鄉(xiāng)在“草蓄一體化”項目上全面發(fā)力,引進苜蓿等5種適合本地生長的高品質飼草,而高標準繁育基地和飼草加工廠也在加速建設中。
“‘草畜一體化’正引領這片貧瘠的鹽堿地,走上現代化畜牧業(yè)全產業(yè)鏈發(fā)展之路?!?王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河山新聞記者 趙曉剛 張鳳燕 通訊員 史惠英 李芳 攝影 武殿森)
編輯:劉穎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