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成功為一名肝門部膽管重度狹窄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修補成型、高位膽腸吻合術。
來自甘肅的王女士今年30歲,2年前因“膽囊結石”在當?shù)蒯t(yī)院行腹腔鏡中轉開腹膽囊切除、膽管修補術。但4個月之后出現(xiàn)小便變黃以及皮膚與鞏膜黃染。在當?shù)蒯t(yī)院復查發(fā)現(xiàn)肝門部膽管狹窄伴高位膽道梗阻,由于手術難度很大,當?shù)蒯t(yī)院采用了相對保守的肝內膽管穿刺引流+狹窄膽管球囊擴張術。然而術后兩年內王女士先后經歷了4次膽道球囊擴張治療,膽道梗阻非但沒有解除,反而越發(fā)明顯。王女士慕名找到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肝膽胰與肝移植專家劉昌教授。劉昌教授接診后認為患者已接受多次膽管球囊擴張,但療效欠佳,建議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入院后經過詳細檢查,發(fā)現(xiàn)王女士肝門部膽管已接近完全閉塞,梗阻平面已達左右肝管匯合處。此時,王女士已懼怕再次開腹,提出能否嘗試腹腔鏡手術。要在腹腔鏡下完成肝門部炎癥狹窄膽管的解剖游離、修整吻合,手術難度極大,對手術技術要求極高。劉昌教授、蔣安教授、曲凱副教授及團隊成員反復論證手術方案,并基于以往的腹腔鏡手術經驗,決定接受這一挑戰(zhàn)。
手術內容示意。(圖源西安交大二附院)
7月25日,在劉昌教授帶領下,曲凱副教授、蔣安教授和團隊成員為王女士實施全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成型、高位膽腸吻合術。手術過程中得益于麻醉手術部的默契配合,手術團隊成員密切協(xié)作,歷時5個小時,在腹腔鏡下完成肝門部病變膽管切除和左右肝管游離,膽管已明顯增厚狹窄,并與周圍廣泛粘連。將受狹窄影響的左右肝管重新縫合并修整至2cm寬度,最后進行高位肝腸吻合、腸腸吻合以保證膽汁引流。術后患者腹部僅留有幾個小切口,最長者1.2cm,短者僅0.5cm。在陳江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精心照料下,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本例手術是繼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后,移植外科再次完成的一例高難度的腹腔鏡下肝門部膽管手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