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最近小品發(fā)現(xiàn)有諸多的小伙伴們對于本科畢業(yè)答辯流程是怎么樣的,本科畢業(yè)答辯流程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今天小活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畢業(yè)論文答辯的一般程序
2、1.學生必須在論文答辯前半個月將畢業(yè)論文一式三份,連同提綱和草稿一起提交給指導老師,并擬好需要提問的問題和答案。
【資料圖】
3、2.在論文答辯會上,讓學生花15分鐘左右的時間總結(jié)論文題目和選題原因,詳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jù)和寫作體會。
4、3.主答辯老師提問。主要答辯老師一般會問三個問題。老師提問后,學生可以自主準備15-20分鐘,然后當場回答。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可以隨時有適當?shù)奶釂枴?/p>
5、4.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回答完所有的問題后,就離開了。答辯委員會根據(jù)論文質(zhì)量和答辯情況集體決定通過與否,擬定成績和意見。
6、5.主答辯老師在召回學生時,要為學生總結(jié)論文和答辯過程中的情況,肯定其優(yōu)缺點,指出其錯誤或不足,進行必要的補充和指導,同時宣布對學生的認可或不認可。至于論文成績,一般不會當場公布。
7、主辯老師提問的方式。
8、1.提問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一般主答辯老師要向每個答辯者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來問。問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應該認為是學生能回答并且回答得好的問題。
9、當學生回答好第一個問題時,他們會放松自己的緊張情緒,增強‘我’能回答好的信心,這將有助于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個問題的答辯中發(fā)揮正常水平。
10、2.循序漸進地提問。為了正確測試學生對專業(yè)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時需要將一個大題分成幾個小題,采用分步提問的方法。
11、3.當回答者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時,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和討論的語氣與他討論,即要‘長輩’,練好本領(lǐng),切忌居高臨下,出言不遜。不要裝成‘真理’的主人,動不動就用‘錯誤’和‘錯誤’。
12、“謬誤”之類的負面判斷。記住那句格言‘是不一定是對的,沒有人是對的’,要有好的見解。不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只需把自己的觀點拿出來給對方參考。
13、4.當學生不能切題或一時答不上來時,應采用啟發(fā)式、引導式提問方法。參加過論文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生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14、有的只是無奈地‘呆’著;有的跟你東拉西扯,拐彎抹角,其實他也不知道答案。在這種情況下,答辯老師既不能讓學生尷尬地‘呆’在那里,也不能讓他們互相交談,而應該及時開導或引導。
15、只有通過啟發(fā)和引導,在他還是答不上來、說不到點子上的情況下,才能判斷他真的沒有這個知識。學生答辯中應注意的問題
16、1.帶好必要的材料和用品:首先,學生參加答辯會要帶好論文和主要參考資料。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提問后,學生可以準備一定時間再面對面回答。在這種情況下,
17、攜帶論文和主要參考資料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其次,你也要帶上筆和筆記本,記錄下主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有價值的觀點和意見。通過錄音,你不僅可以緩解緊張,
18、而且還能更好的理解老師提問的關(guān)鍵和本質(zhì),同時可以記憶和思考,讓思考過程變得自然。
19、2.要自信,不要緊張:在充分準備的基礎(chǔ)上,不必緊張,要有自信。樹立信心,消除緊張和恐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過度緊張會使本來可以回答的問題無法回答。只有信心滿滿,沉著冷靜,
20、會在答辯中有不錯的表現(xiàn)。自信主要來源于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21、3.聽清楚問題后,思考再回答:當主答辯老師提問時,學生要集中精力認真聽,并把答案記在筆記本上,仔細推敲主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的重點和實質(zhì),不要在不知道問題意思的情況下匆忙回答。
22、如果你對問題不清楚,你可以讓老師再說一遍。如果對問題中的一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老師解釋,也可以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詢問是否是這個意思,得到肯定答案后再來回答。只有這樣,
23、可以避免回答不相關(guān)的問題?;卮鹬锌?。
24、4.回答問題要簡潔明了:在知道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確切含義后,要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回應,用流利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猶豫?;卮饐栴},首先要抓住重點。
25、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后不得要領(lǐng);二要力求客觀,全面,辯證,留有余地,切忌把話說"死";三要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此外還要注意吐詞清晰,聲音適中等等。
26、 5、對回答不出的問題,不可強辯:有時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答辯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滿意,還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以求了解論文作者是否切實搞清和掌握了這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答辯人如果有把握講清,
27、就可以申明理由進行答辯;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審慎地試著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講得不很確切也不要緊,只要是同問題有所關(guān)聯(lián),老師會引導和啟發(fā)你切入正題;如果確是自己沒有搞清的問題,
28、就應該實事求是地講明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切不可強詞奪理,進行狡辯。因為,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這個問題有可能有過專門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騙他。
29、這里我們應該明白:學員在答辯會上,某個問題被問住是不奇怪的,因為答辯委員會成員一般是本學科的專家。他們提出來的某個問題答不上來是很自然的。當然,所有問題都答不上來,一問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30、 6、當論文中的主要觀點與主答辯老師的觀點相左時,可以與之展開辯論:答辯中,有時主答辯老師會提出與你的論文中基本觀點不同的觀點,然后請你談?wù)効捶?,此時就應全力為自己觀點辯護,
31、反駁與自己觀點相對立的思想。主答辯老師在提問的問題中,有的是基礎(chǔ)知識性的問題,有的是學術(shù)探討性的問題,對于前一類問題,是要你作出正確,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討性。而后一類問題,是非正誤并未定論,
32、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討。如果你所寫的論文的基本觀點是經(jīng)過自己深思熟慮,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據(jù),能自圓其說的,就不要因為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出不同的見解,就隨聲附和,放棄自己的觀點。否則,
33、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寫成的論文。要知道,有的答辯老師提出的與你論文相左的觀點,并不是他本人的觀點,他提出來無非是想聽聽你對這種觀點的評價和看法,
34、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辯能力或你對自己觀點的堅定程度。退一步說,即使是提問老師自己的觀點,你也應該抱著"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tài)度,據(jù)理力爭,與之展開辯論。
35、 7、要講文明禮貌:論文答辯的過程也是學術(shù)思想交流的過程。答辯人應把它看成是向答辯老師和專家學習,請求指導,討教問題的好機會。因此,在整個答辯過程中,答辯人應該尊重答辯委員會的老師,言行舉止要講文明,
36、有禮貌,尤其是在主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難以回答,或答辯老師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更應該注意如此。答辯結(jié)束,無論答辯情況如何,都要從容,有禮貌地退場。
37、 8、畢業(yè)論文答辯之后,作者應該認真聽取答辯委員會的評判,進一步分析,思考答辯老師提出的意見,總結(jié)論文寫作的經(jīng)驗教訓。一方面,要搞清楚通過這次畢業(yè)論文寫作,自己學習和掌握了哪些科學研究的方法,
38、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還存在哪些不足,作為今后研究其他課題時的借鑒。另一方面,要認真思索論文答辯會上,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修改自己的論文,加深研究,
39、精心修改自己的論文,求得縱深發(fā)展,取得更大的戰(zhàn)果。使自己在知識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以上就是本科畢業(yè)答辯流程這篇文章的一些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