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表究明,漢字序順并不定一影閱響讀。
比如當你看完這句話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字全都是亂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樣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有沒有勾起你的求知欲?為什么漢字順序錯了,人也能讀懂?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容易“眼花”呢?
據(jù)專家介紹,人眼一次能看六個漢字,把六個錯亂的字理解對了,其實是種心理問題。利用好這點可加快人的閱讀速度,但在看合同、藥方等重要文字材料時,可千萬要克制,以免釀成大錯!
順序不對,為何能讀通?
人與生俱來就“自信”
粗略掃描后便按記憶順序自動排序。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理語言學老師陳慶榮說,這種現(xiàn)象其實是人與生俱來的“自信”心理造成的,忽視細節(jié),只通過“外貌”就匆忙對事物做出結論。
專家表示,人眼看文字,不是一個字一個字逐個掃描的,而是成區(qū)域的掃視。他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人眼盯著一個漢字看的時候,余光可以看到這個漢字左邊的1-2個漢字,右邊2-3個漢字,加起來,人眼一次最多能看5-6個漢字。同時,在閱讀整段文章時,眼睛經(jīng)常是跨行閱讀,跳躍著前進。如閱讀熟練,能夠多看幾行,甚至“一目十行”。
當看到“研表究明,漢字的序順并不定一能影閱響讀”這句話時,因內容常見,眼睛粗略掃描后,潛意識便默認這句話是一句簡單句式,不用深加工,大腦的淺層意識會按照記憶中的順序,自動對文字排序,以自認為正確的形式解讀,并記憶。就如同看到一個長發(fā)飄飄的背影,不上前確認就推斷是位女子一樣。
整體性知覺優(yōu)于細節(jié)
一句話,一張圖,連起來看更容易忽視細節(jié)。
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整體性知覺會優(yōu)先于細節(jié)成分的知覺!人與生俱來就喜歡忽視細節(jié),尤其是在自認為對某一領域已經(jīng)很熟悉的情況下。
比如“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這句話乍一看,完全沒有問題,如果讓你念出來,想必也是按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順序來。
因為人在閱讀時,已經(jīng)將這兩句錯誤的詩詞與記憶中相似的場景進行重合,對一個句子的內容很熟悉,看到結構,就能夠“腦補”出其正確的形態(tài)。
熟悉領域的自動“腦補”
全新領域不易看錯,古人外國人都會慣性閱讀。
“晉通心理學”相信很多人一眼就能發(fā)現(xiàn)哪個字錯了,但學心理學的人就容易把它看成“普通心理學”。
“腦補”不是天馬行空的胡亂猜測,必須基于一定的語境和上下文環(huán)境。這種情況只存在于已經(jīng)接觸過的事物中,如果是全新領域,聯(lián)想的“素材”不足,人就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甚至反復閱讀才能理解,就不會出現(xiàn)看錯字的情況。
順序不對,不影響閱讀?
雖然順序不對也能讀通,但其實加大了用腦量降低了閱讀速度。
表面看,“研表究明,漢字序順并不定一影閱響讀?”這句話讀起來很順暢,但其實專家通過眼動分析就發(fā)現(xiàn),相對于閱讀正常順序的句子,詞素位置顛倒的句子人讀起來明顯更加困難,在閱讀這些句子時,閱讀時間會延長,眼跳幅度變小,回視次數(shù)增加,這些指標均表明句子閱讀理解的難度增大了。
因為人腦需要對順序錯亂的漢字進行重新排序,這不僅體現(xiàn)在時間的增加還加大了人腦加工信息的負擔。所以讀這些漢字順序混亂的句子,人更容易疲勞。
兒童閱讀跳字、漏字,有時是一種病
專家提醒,大部分的誤讀誤看與個人習慣有關,但也確實存在因個人生理原因帶來的閱讀障礙癥,這種病癥主要存在于兒童。
有些人閱讀時會出現(xiàn)跳字、漏字、順序混亂等現(xiàn)象。造成閱讀障礙主要是兒童腦部主管閱讀的神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可能是腦部受到損害造成的?!翱匆娨痪湓捴械膸讉€字認識但讀不出來,導致跳字。”
專家提醒,外界的刺激,也會導致孩子在遇到一些敏感詞句時,產(chǎn)生障礙,無法正常閱讀,這些家長也要注意。
大腦的經(jīng)驗主義需警惕
“經(jīng)驗記憶”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地獲取信息,但也要警惕大腦的這種“小聰明”。比如這句詩:
乍一看完全沒問題,脫口而出便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事實上字的順序是錯的。這是因為你在閱讀時更傾向于關注整體,忽略細節(jié)。很多審題錯誤就是由此而來。
此外,由于你對這句話很熟悉,大腦會根據(jù)經(jīng)驗自動修正錯誤,我們在檢查自己寫的PPT或發(fā)言稿時,也因此很難檢查出錯誤。
這樣做能幫你檢查出錯別字
第一,適當清空大腦內存。當你完成一份重要文件后,可以先做些別的事情,或者休息幾分鐘,等大腦將此前的記憶清空后再去檢查,你會對錯別字更加敏感。適當?shù)男菹?,可以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p>
第二,采用逆序檢查法。從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開始反方向檢查,這樣的閱讀順序和平時相反,從而更容易發(fā)現(xiàn)錯誤。此外,對于家長們來說,可以試著培養(yǎng)孩子在做作業(yè)或者考試時將關鍵信息圈出的習慣,避免大腦漏掉關鍵細節(jié),或是在交卷前打亂題目順序進行檢查。
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學會更好地運用大腦,讓我們的生活事半功倍。
來源:綜合自播音中國、央視新聞、人教教材培訓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