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盧警官,你是我們家的恩人?。 ?月18日上午,居民劉爹爹一家來到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萬戶新村警務室,向社區(qū)民警盧俊良連連道謝。
原來,不久前盧俊良通過智能門磁發(fā)現(xiàn)獨居老人劉爹爹多天未出門,上門查看發(fā)現(xiàn)其因病暈倒在家中。由于救助及時,劉爹爹成功脫離危險。
(資料圖片)
今年33歲的盧俊良是轄區(qū)里的“熱心腸”,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情成為他與群眾密切相連的紐帶。“有小盧在,我們住著安心、生活舒心!”談到社區(qū)治安,群眾紛紛為盧俊良豎起大拇指。
把群眾的事辦在心坎上
“小盧是民警,更像家里親戚”
群眾無小事。溫文爾雅、見人就笑的盧俊良始終帶著對群眾的深情去服務、執(zhí)法,轄區(qū)里的大爺、大媽們都親切地喊他“小盧”。
“小盧,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一定要收下。”“謝謝呀,心意領了,但真不能收……”4月13日下午,一踏進萬戶新村警務室大門,就看見暖心一幕:一位老人抱著一箱飲料硬往盧俊良懷里塞。
老人名叫哈中躍,是小區(qū)里的糖煙酒店業(yè)主。前些天,老人核賬發(fā)現(xiàn)少了100元,估摸著有人買東西掃了二維碼未付款,就找小盧幫忙。小盧立馬調取監(jiān)控找到了當事人,成功要回了錢。
“這不是錢的事,我是覺得把小問題都解決,小區(qū)的治安環(huán)境才能更好?!惫熊S說,“小盧是民警,更像家里親戚,每次找他辦事他都盡心盡責辦理,我是發(fā)自內心的感謝?!?/p>
萬戶新村小區(qū)65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23%,其中有7名80歲以上獨居老人。為將關愛落到實處,盧俊良主動對接,免費為他們家中安裝電子門磁設備,將數據接入警務室數字沙盤上,對長時間沒有開關門記錄的異常情況,沙盤會發(fā)出警報,警務室立即會指令民警上門核實情況。
72歲的陳國方家住萬戶新村2區(qū)8號樓,常年臥病在床,女兒長期住院治療。盧俊良在上門走訪中和陳國方一家結識,也成了老人家的???。“小盧警官經常上門幫助陳爹爹,對他們很關心?!本用衽斫鹕f,“尤其逢年過節(jié),總帶禮品去看望。老兩口也把小盧當自己家孫子看待。”
“2區(qū)8號樓陳爹爹臥病在床,女兒住院,要定期探望?!薄?區(qū)16號樓邢爹爹獨居,腿腳不便,要定期上門看一眼。”“1區(qū)3號樓滕奶奶89歲,獨居,要關注門磁情況?!薄R俊良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居民的點點滴滴。
“一張圖”守護百姓安寧
練好“鐵腳板”探索向科技要警力
萬戶新村小區(qū)始建于1983年,現(xiàn)有127幢住宅樓、1.3萬人口,醫(yī)院、學校一應俱全,是名副其實的“萬戶”小區(qū)。由于開放式建筑特點和密集人口流動,這個“40歲”的小區(qū)曾是市區(qū)有名的治安難點。過去民警想要摸清轄區(qū)底數,需花數月時間。
如何破題?盧俊良的答案是:在練好“鐵腳板”基本功的基礎上,向科技要警力、向數據要戰(zhàn)斗力。在大數據部門的支撐下,依托市局“警網通”平臺,開發(fā)以3D實景地圖“一張圖”為底座的數字社區(qū)平臺,所有要素一圖展示、一網調度,轄區(qū)情況一目了然、實時掌握。
“數字社區(qū)平臺利用智能化手段進行信息自動采集、自動分析、自動推送,通過‘大數據’科技手段彌補傳統(tǒng)社區(qū)警務工作中‘鐵腳板’的不足?!北R俊良舉例說,比如在流動人員管理方面,利用感知“一張網”,將源頭數據融入社區(qū)民警的入戶走訪工作中,實現(xiàn)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的工作目標。轄區(qū)主要出入口、群租房周邊等區(qū)域安裝了87個智慧前端設備,24小時運作,海量數據匯聚,實時比對推送。
同時,為出租房屋統(tǒng)一安裝“智慧”門鎖,用“一把鎖”守護百姓安寧。房東將房客身份信息錄入門鎖,授權開門的同時提醒流動人員報備登記、提醒民警上門核實。
“你叫什么名字,為什么躲在這里?”4月13日晚7點多鐘,蜷縮在衛(wèi)生間里的河南籍網上在逃人員劉某做夢也沒想到,他剛落腳沒幾天即被民警抓獲。原來,盧俊良工作中發(fā)現(xiàn)該男子入住后始終未進行流動人口報備,進一步核查發(fā)現(xiàn)該男子為網上在逃人員,遂帶隊將其抓獲,并移交屬地警方。
堅守初心把警務室當作家
“是人民警察,當然要一心為民”
“不管什么時候給小盧打電話,他都是隨叫隨到,很不容易!”說起盧俊良,居民陳蘭花就感慨不已。
兩年前,為了融入萬戶新村的大家庭,盧俊良索性把“鋪蓋卷”搬到了警務室長期住了下來。他日常開展上門入戶、警民懇談等活動,轄區(qū)4400余戶居民走訪率100%,重點戶、困難戶每月走訪。“有事,他就出去跑;沒事,他就在‘家里’接待來訪群眾,時常會幫助調節(jié)具居民糾紛勸解到深夜。”萬戶新村社區(qū)副主任夏金干說,“小盧警官是我們社區(qū)的貼心人?!?/p>
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想為他做些什么。有一次,盧俊良將臟衣服掛在警務室外面曬,后來發(fā)現(xiàn)衣服不見了,才發(fā)現(xiàn)是鄰居阿姨陳蘭花將其收起洗干凈,并吹干送回來了,她樂呵呵地說:“小盧人很好,平時老幫我們忙,我替他洗件衣服不算啥?!?/p>
對于盧俊良吃住警務室的做法,家人表示理解?!懊總€月見面次數,一只手就能數過來?!逼拮訉O慧軍是鹽城市響水縣運河中學的音樂老師,因為工作,夫妻兩地分居。為了不打擾盧俊良日常工作,孫慧軍每天都要等到天黑,才在微信視頻上與盧俊良“見上一面”,“他腦袋里裝的全是服務群眾,老是忘記刮胡子,每次都是我提醒?!?/p>
從“走親式”愛民關懷,到高科技安防服務,盧俊良用行動詮釋著青年民警的責任擔當,用真心和愛心走進老百姓的心里,贏得了轄區(qū)群眾的一致贊賞和認可。如今,盧俊良已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化解矛盾的“主力軍”,以“萬家燈火,全心守‘戶’”為服務理念,進一步延伸工作觸角,擦亮鹽城公安平安底色。
(來源:江蘇廣電鹽城中心站/欒坤恒 通訊員/吳堅 潘霖 編輯/高予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