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真的炸了。
誰能想到,在《消失的她》《八角籠中》《封神》《熱烈》接連引爆市場后,暑期檔,還有這么一記后手。
《孤注一擲》。
【資料圖】
一部暑期檔壓軸黑馬,國產犯罪類型的全新題材嘗試,正在創(chuàng)造一場新的現(xiàn)象級觀影熱潮。
抖音上,電影三個話題,累計播放量就破了100億。
在“貓眼想看榜上”,想看的觀眾已經破了111萬。
最直接的,還是票房。
點映首日,影片以15.5%的排片拿下1.45億票房,上座率驚人。
但客觀來說,一部電影首日勢頭猛,不算贏。后面能靠口碑維持住,才是真厲害。
口碑如何?貓眼9.4,淘票票9.7,放在任何時候都是頂級水平,也是當下暑期檔評分第一。
這回沒跑了。
果然,點映第二天,單日2.18億,刷新了中國影史點映單日票房紀錄。
點映第三天,票房已破5億。
勢已至此,片方官宣,8月8日提檔上映。
勢如破竹的票房,實際上是把“現(xiàn)實題材”這四個字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
2018年《我不是藥神》監(jiān)制寧浩再任監(jiān)制,《受益人》導演申奧執(zhí)導,這次直面的,是那個與每個普通人息息相關的話題:網絡詐騙。
翻看了眾多評價,觀眾談到最多的,就是影片對“網詐”的真實還原。
“太真實了”、“觸目驚心”、“朋友有過類似經歷”,“ 這是騙子最不想讓我們看到的電影”。能看出電影已成為最直接有效的反詐宣傳,警示作用超強。
看電影的時候,只覺得頭皮發(fā)麻,滿腦子只有兩個字:好險。原來境外詐騙,離自己居然這么近。
這部網友口中的年度最大尺度國產片,對詐騙集團的呈現(xiàn),到底有哪些特點?
創(chuàng)造了火遍全網的“拜佛名場面”的王傳君,這次演的反派“陸總”,表演到底有哪些驚喜?
電影到底拍得如何?
是時候,一起“起底”《孤注一擲》。
01 年度尺度最大,揭開境外詐騙工廠全產業(yè)鏈內幕,這幅“網詐浮世繪”,太真實這兩年,“境外詐騙”成為一個熱詞。
很多人都聽過詐騙的故事、收到過詐騙鏈接或電話,《孤注一擲》的題材,夠生猛。
但,如何做到不隔靴搔癢?導演申奧直言:“劇本寫了一年半,上萬個案例打散后再重組細節(jié),最終成為現(xiàn)在的故事?!?/p>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網詐”,但很少有人了解詐騙集團是怎么騙錢的。
能感覺到,申奧力圖通過這部電影,給觀眾展現(xiàn)一幅“網詐浮世繪”,要拍,就把境外網絡詐騙全產業(yè)鏈,拍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讓觀眾看清真相,才能免于被騙。
起筆宏大,入筆更要深入淺出。
影片從詐騙團伙和受害者兩個視角切入。
首先,是拍詐騙集團如何運營、怎樣引人上鉤,又如何操控受騙人員。
第一步,騙人入局。
詐騙集團的人怎么來?
利誘+人身控制。對荷官、色誘等工種的漂亮姑娘,詐騙集團先誘騙她們入場,再加以暴力控制。片中金晨飾演的梁安娜,就是如此。
對負責技術的程序員,通過高薪招聘“捕魚”。
片中,張藝興飾演的潘生,就這樣著了詐騙集團的道。
有了人,第二步,就是集團化運營。
詐騙集團,組織嚴密。
王傳君飾演的陸經理在介紹組織時,提到了八個字:正提反脫風火除謠。
這其實是中國自古行騙行業(yè)“千門八將”之說中的“上八將”——
“正將”,負責技術開發(fā),就是潘生所在的組;
“反將”,負責美色引誘,就是梁安娜所在的荷官組;
“火將”,負責暴力控制,孫陽飾演的阿才就是;
“提將”,負責聊天詐騙,這種人員最多;
“脫將”,負責詐騙集團事后脫身。
這些工種相互配合,細致分工,構建了一條完整的詐騙產業(yè)鏈,形成了系統(tǒng)的詐騙流程,就連誘人上鉤每一句的話術,都有標準。
第三步跟著來了:人員控制。
最好用的,是洗腦。每天早晨,被騙來的人員都要跟著陸經理振臂高呼喊口號,就像傳銷洗腦一樣,然后“開工”。
這種觸及思想的毛細血管式的控制,看著讓人倒吸涼氣。
有不受控制的人怎么辦?那就使用暴力。
片中的安娜用盡各種方法,甚至跳車尋求警方幫助,結果一次次被抓回。潘生更被打得血肉模糊。
電影在呈現(xiàn)這一部分時,幾乎拍出了一個“人間煉獄”。
現(xiàn)實中,一旦拒絕工作,或完不成任務,等待他們的就是各種非人的折磨。
暴打、虐待、電擊甚至殺害,都是家常便飯。
但如果只是拍出詐騙集團的內幕,不足以構成一副完整的詐騙圖景。
其次,就是拍出受害者為何受騙,如何越陷越深,詐騙集團到底利用了什么人性的弱點。
影片里,詠梅飾演的女警說:人會被騙是因為有兩顆心,貪心和不甘心。
貪心的代表,是王大陸飾演的阿天。
阿天家境優(yōu)渥,有研究生學歷,有車有房,有美麗的女友。
卻因陷入網絡詐騙陷阱,從小贏到大輸,從最開始輸一兩萬,到三五萬,最后發(fā)展到借高利貸,賣車賣房,最終萬劫不復。
有觀眾提問,是有多傻才一次次投錢,還是研究生。
但我卻感佩于,影片選取這個高知角色作為受害人代表的用心——
那就是,網詐受害人是不分學歷、家境、年齡、性別的,詐騙集體誘騙受害人參與賭博,往往會制造某種假象,讓受害人自以為掌握了決勝的竅門,從而越陷越深?,F(xiàn)實中受騙的高學歷、高收入人群,并不在少數。
影片還有一個細節(jié),周也飾演的小雨對警察說,自己沒有給阿天賭球下注,結果那一場阿天贏了,阿天原本是能贏錢的,但警察卻否定了這說法。因為就算下注賭贏了,詐騙集團也不會真的讓人提到錢。
不甘心的,是潘生。
他因為沒有順利升職,賭氣憤而辭職,才被外國高薪游戲開發(fā)崗位誘騙入局。
不是他不夠聰明,而是憤怒之下,人容易失去理智,遭受蒙騙。
《孤注一擲》在呈現(xiàn)詐騙集團的暴力、囂張之余,也將受害者們的無助、惶恐給完整展現(xiàn)出來。
但最刺骨的,其實是詐騙集團如何利用人性。
鉆人性弱點的空子,才是詐騙集團無往不利的神器。
這些源自現(xiàn)實的情節(jié),既讓影片嚼勁兒十足,也讓這部反詐大片,有了最該有的“原味”。
影片也得到了一群特殊觀影人群的認可,那就是反詐警察,他們認為,片中的犯罪細節(jié)都源于現(xiàn)實。
還有一些網詐受害者,也從片中看見了自己的經歷。
從這些方面來看,《孤注一擲》的尺度之猛,確實遠超預期。
但影片最絕的地方,還是構成了某種觀影沉浸感。
觀眾在130分鐘里,就像跟隨主角們經歷了一場反詐歷險,如此感受,才夠刻骨銘心。
02、王傳君的“壞”,一針刺到了我心里,張藝興貼臉,金晨的“兩幅面孔”驚喜要構成影片的沉浸感,還有一大關鍵,就是表演。
只有演員的表演讓大家相信,片中的人和事,是真實存在的,才能投入其中。
對于演員,導演申奧說過一句,“選對了人,導戲就會變得特別輕松?!?/p>
從預告片發(fā)布開始,王傳君飾演的陸經理,就引發(fā)了不少討論。
這是一個惡到極致的反派。
表面一副大背頭、戴金絲眼鏡、個性隨和,對誰都是一副笑容,可一轉身就變臉,令人發(fā)怵。
這角色最大的偽裝,就是平易近人有情有義。
有阿才當打手,他可以笑著給“員工”現(xiàn)場演示詐騙話術,一大早拿著喇叭帶著員工們一起喊口號,甚至會拿出幾麻袋的美金,給員工們抽獎。
那種狂熱與囂張,隔著屏幕都藏不住。
但如果員工不聽話,他立馬就切換另一副面孔。
摟著安娜威脅時渾身散發(fā)出的狠辣與欲望,讓人不寒而栗。
做出“抹脖子”動作時,又那么云淡風輕。
優(yōu)秀反派塑造,就該是豐富、立體的,因為人性是多面的,所以片中陸經理和阿才的亡命之交,會散發(fā)出片刻虛假的溫情。
但真正的惡,是骨子里的視人命如草芥。殺人拜佛,都如同吃飯喝水一樣平常。
看了他的表演,我才真正認識到什么是“吃人不吐骨頭”。 惡狠、邪魅、癲狂,真是被他演到了骨子里。
另一個驚艷到我的,是金晨的“兩副面孔”。
她飾演的梁安娜,最開始有一副絕美的荷官臉。
“美女荷官,在線發(fā)牌”,此時的她美到發(fā)光,足夠令我這樣的中年大叔神魂顛倒,輕易入局。
但當她完成了業(yè)務指標,卻沒有得到領導的放行,才悔之晚矣。
此時的安娜瞬間整個人沒有了光,而是有了另一張臉:絕望崩潰臉。
梁安娜片中的生死逃亡情節(jié),真是讓觀眾捏一把汗。
金晨也完全融入了角色,在大巴車上看到警察路過,直接一躍而下跳到地上,沒有任何猶豫,一瘸一拐繼續(xù)逃命。
被抓回來用竹簽穿指甲,那種溢出銀幕的痛感和絕望,讓觀眾不忍直視。
影片的力量,正在于這兩幅面孔的交替。
主演張藝興在本片中的表現(xiàn)也值得一看。
兩個字:貼臉。
張藝興飾演的潘生,原本帶著天才程序員的“小傲嬌”。
被騙到詐騙組織后,最初是站在人群中喊口號,有種既唯唯諾諾,又被迫屈從的矛盾感。
后來試圖出逃,被用槍指頭,被虐待,被暴打,被關在籠子,整個人變得膚色黝黑,面容枯槁。
受虐的時候,面部都因疼痛發(fā)生了扭曲,青筋暴起,耳垂被撕裂的疼痛感,讓人看著就心驚肉跳。
看片時,我早已忘了張藝興的明星身份,卻記住了潘生那真實而刻骨的恐懼。
除了這三位,片中還有不少實力派演員,共同營造出強烈的沉浸感。
比如孫陽飾演的打手阿才,痞氣十足,陸總說話他趴著,教訓潘生不手軟。
也是這個有原型的狠角色,在最后時刻化身純愛戰(zhàn)士,成為詐騙組織覆滅的導火索,演員把人物的兇狠與溫情,人性的斑駁與復雜,都演絕了。
還有鄧萃雯飾演的絕望母親,每個眼神都讓人感同身受。
這些生動的角色,讓我們真正理解人性的善惡兩面,但在網詐中,落地的一面,永遠是惡。
03、這部后勁十足的年度反詐大片,才是最好的“闔家觀賞”電影作為暑期檔的壓軸作品,《孤注一擲》不僅已經開啟了爆款之路,更展現(xiàn)出十足的后勁。
這種后勁,來源于兩方面。
一是有看頭。
現(xiàn)實題材,真實故事改編,本身就帶有現(xiàn)實的穿透力,容易與現(xiàn)實產生聯(lián)接。
但一部好的反詐題材電影,首先必須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這些年,寧浩和他的壞猴子影業(yè),之所以屢屢打造出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爆款,一大原因就是始終遵循類型片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每一個元素都夯得嚴嚴實實。
《孤注一擲》將現(xiàn)實題材和犯罪片類型結合在一起,結構十分工整,在視聽語言上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節(jié)奏緊湊,故事跌宕起伏,使觀眾能沉浸在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中。
導演申奧把電影拍得緊張刺激,全程無尿點,節(jié)奏暢快淋漓,同時又最大限度保證了影片的真實感,好看和警示性,在這里是相輔相成的。
二是有意義。
我愿稱本片為“暑期檔全家觀影首選”,因為其它電影是娛樂,這部電影能“護財保命”。
電影題材與我們每個普通人、每個家庭息息相關,對不聽勸的長輩、對社會缺乏戒心的孩子有效,對具有社會經驗的成年人也有效。
因為詐騙靠的是利用人性,是人,就有人性,這與學歷、年齡、職業(yè)、性格無關,每個人身上都有人性的弱點。
電影讓人感同身受,也是因為觀眾透過故事,看到了平日里聽到的網詐事件,甚至在影像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電影的 “性價比”,不僅在于用一場仿佛親身去打了場要命的黑工的“電影歷險”,熟識騙子套路,了解詐騙集團內幕。
更在于透過影片中取材自真實的故事,學會用理智對抗人性的方法。一張電影票,止損八百萬。
總有人說,我很聰明,我很小心,我不可能被騙,就算網賭我也會贏,因為我算的很準,我超聰明的,他們玩不過我。
可中國有句老話:善泳者溺于水。
網絡詐騙最可怕的,是利用了最現(xiàn)代的互聯(lián)網技術和最古老的人性。
電影告訴我們,沒有人能真正從網詐陷阱中脫身。電影有一幕,是陸經理讓所有提將組的人打包。想回家?是一轉手把他們一人三萬賣給了另一個詐騙集團。
反詐最好的方式,永遠是讓每一個人心里,始終保持足夠的警惕心,永遠不要踏進詐騙陷阱,才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護。
對詐騙、人性的這種深度挖掘,源自現(xiàn)實的底氣,才讓《孤注一擲》,充滿了后勁。
這種沉浸式觀影體驗,也是普通反詐短視頻難以取代的。
從影片票房走勢看,已經無疑會成為暑期檔后半程最大的黑馬,但票房本身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意義在于:影片每多一個觀眾,就多完成了一次反詐科普。在網詐面前,每一個人都是潛在受害者,但不是每個墜入陷阱的人,都有影片中男女主最后的幸運。
我已經再次買好電影票,準備帶爹媽再去看一次電影。
你也可以帶最愛的人,一起去看看這部電影。學會反詐,才是送給親人最好的禮物。
最后,愿天下無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