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最長,暗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樹上的蟬,就開始聲聲叫著夏天了。6月20日上午,第三屆“明日夏至”香·扇書畫精品展在揚州開展。據(jù)了解,本次展覽由揚州市國藝書畫院主辦,張羽、朱軍、朱娜、湯靜、孔文杰、劉曉彤、王磊、顧巧年等當?shù)乇姸嘀囆g(shù)家積極相應并參與其中。
揚州市國藝書畫院院長張羽現(xiàn)場向記者介紹,本次展出的作品以荷為主線,內(nèi)容涵蓋了山水、花鳥、人物等多個方面,一幅幅作品訴說著藝術(shù)家們對夏季旺盛生命的敬意,更是他們對藝術(shù)的炙熱追求。
“這些作品風格多樣,題材豐富,結(jié)合傳統(tǒng)非遺文人香的氛圍,我們相信,一定會給大家?guī)硪粓鲆曈X、嗅覺融合的盛宴,我們一起感受夏 季的熱烈與美好?!睆堄饘ΜF(xiàn)場的記者說。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陛蛰叹褪呛苫ǎ笳骷儩嵉膼?,還有著堅定執(zhí)著、忠貞不渝、信仰的寓意。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又稱蓮花,古稱芙蓉、菡茗、芙菜。原產(chǎn)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qū)。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是圣潔的代表,一直受到我國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歡。
扇面書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扇面書畫中,不僅可以欣賞到繪畫和書法的藝術(shù)魅力,還可以感受到篆刻等技法的特點。
“歷史淵源天下香料,莫如揚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揚州文人香制作和使用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五代宋揚州人徐鉉的《伴月香》和兩宋之際的揚州高郵人張邦基的《鼻觀》等香方,突顯了揚州香品制作有文人參與甚至主導的特點。自明以降,揚州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揚州崔家”“戴春林”“張元書”“謝馥春” “吳正泰”等老香鋪,皆有制作文人香的歷史,其中以張元書所制的“狀元香”為康乾時期的文人香代表作。
“過去,主要用于文人雅士集會使用的文人香,如今早已具備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條件。比如,佩香囊,是端午傳統(tǒng)習俗之一。將精致小巧的香囊佩戴于小孩的衣襟前,傳說有避邪驅(qū)瘟之意,也能寄托祈求健康的愿望?!睋P州文人香非遺傳承人王其標說。
(來源:江蘇廣電揚州中心站/王澤坤 編輯/高予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