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域是我們選購電視的重要標準,更高的色域代表著電視能夠顯示更加豐富的色彩。不過,最近有購買電視需求的朋友需要注意了,高色域并不等于好畫質,甚至會對我們的實際視覺體驗造成負面影響。
什么是色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先來了解一下色域是什么。色域是指某種設備所能表達的顏色數(shù)量所構成的范圍區(qū)域,也就是各種屏幕顯示設備、打印機或者印刷設備所能表現(xiàn)的顏色范圍。
自然界中可見光譜的顏色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間,但是對于如此多的色彩需要借助更為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于是CIE國際照明協(xié)會制定了一個CIE-xy色度圖,用于直觀地表現(xiàn)色域。
在CIE-xy色度圖中,各種顯示設備能夠表現(xiàn)的色域范圍都能夠用RGB三點連線組成的三角形區(qū)域來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越大,就表示這種顯示設備的色域范圍越大。
但是這個范圍對于顯示技術而言,顯得過于龐大,我們能夠通過屏幕顯示出來的色彩比這要小的多。
主流的電視色域標準是什么
1953年,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簡稱NTSC)基于CIE色度圖制定了NTSC色域標準,劃出了一個100%的色域區(qū)域,通過百分比來量化表示色域的大小。
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普通電視機能夠達到的72%NTSC色域,就是電視能夠顯示的色彩數(shù)量占到NTSC100%色域區(qū)域標準的72%。
當然,NTSC目前來看已經是老標準了,行業(yè)主流一般是下面這兩種色域標準,分別為sRGB色域標準、與DCI-P3色域標準。這些不同色域標準,分別可應對普通電子屏幕顯示、電影投影制作等場景的。
sRGB是最常見的色域標準,色彩范圍覆蓋了大多數(shù)人眼能夠感知的色彩。而DCI-P3色域是電影放映時使用的色域標準,它的色彩范圍比sRGB色域要廣。所以在目前的電視市場中,DCI-P3是主流的色域標準。
關于廣色域,業(yè)界約定俗成的標準,色彩范圍達到82% NTSC(85%DCI-P3),就可以叫做叫廣色域,不過隨著QLED等新技術的出現(xiàn),色域值的標準也隨之提升。
廣色域就代表著電視能夠顯示更加豐富的色彩,畫面的鮮艷程度有了明顯的提升。由于色彩的種類增多,使得畫面中的色彩過度更加自然,有效避免了失真和色塊的情況出現(xiàn)。
更多種類的色彩,使得畫面的層次也更加分明,能夠展現(xiàn)更多的細節(jié),更加接近真實的效果。
由于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主要特征就是大量使用色彩飽和鮮艷的純色,廣色域電視能夠非常優(yōu)秀地體現(xiàn)出純色。
例如紅色、黃色,以及強烈的對比色,這也正好符合中國人對于顏色的喜好和審美心理的一種傾向。因此,廣色域電視更加符合中國用戶的視覺偏好,能夠創(chuàng)造更加出色的視覺體驗。
高色域不一定等于好畫質
顏色的數(shù)量增多,固然畫面更加艷麗,但是所顯示的色彩卻不一定準確。高色域電視在增多色彩種類的同時,為色彩的控制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如果色彩控制不夠精準,所顯示的畫面依舊會失真,和真實的顏色相去甚遠。提高色域固然是好事,但是應該兼顧色彩的控制,這樣才能夠讓豐富的色彩發(fā)揮真正的效果。
所以,過于豐富的色彩并不意味著電視就越好。要知道,提高色域的前提是要對色彩有精準的把控能力,不然也只會適得其反。對于高色域電視也要看廠商對于顏色的調教能力,而并非只是單從色域覆蓋率上去以偏概全。
畢竟受眾群體不一樣,對待產品的價值取向也會不盡相同,我們最好到在線下賣場里實際觀看一下,通過肉眼去分辨對比,選擇更加討好自己眼睛的電視產品。
標簽: